[发明专利]一种30脉波自耦移相整流变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65374.7 | 申请日: | 2017-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91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冉瑞刚;肖贞武;李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大忠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30 | 分类号: | H01F27/30;H01F27/28;H01F3/14;H01F30/0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马腾飞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0脉波自耦移相整流变压器,包括有框架和绕组;所述框架包括有相互平行的上横轭、中横轭以及下横轭;所述绕组包括有U相绕组、V相绕组以及W相绕组;绕组U1与绕组U2连接;所述绕组U2、U3的、绕组V4以及绕组V5连接;所述绕组U3、绕组V6以及绕组V7连接;所述绕组V1与绕组V2连接;所述绕组V2、V3、绕组W4以及绕组W5连接;所述绕组V3、绕组W6以及绕组W7连接;所述绕组W1与绕组W2连接;所述绕组W2、W3、绕组U4以及绕组U5连接;所述绕组W3、绕组U6以及绕组U7连接;本发明通过上述结构实现在一台变压器上进行30脉波自耦移相,减少了绕组、简化了接线以及降低了体积和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30 耦移相 整流 变压器 | ||
【主权项】:
1.一种30脉波自耦移相整流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框架和绕组;所述框架包括有相互平行的上横轭(101)、中横轭(102)以及下横轭(103);所述上横轭(101)与中横轭(102)之间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一芯柱(201)、第二芯柱(202)以及第三芯柱(203);所述中横轭(102)与下横轭(103)之间设有相互平行的第四芯柱(301)、第五芯柱(302)以及第六芯柱(303);所述绕组包括有U相绕组、V相绕组以及W相绕组;所述U相绕组包括有设置在第一芯柱(201)上的绕组U1以及设置在第四芯柱(301)上的绕组U2、绕组U3、绕组U4、绕组U5、绕组U6、绕组U7;所述V相绕组包括有设置在第二芯柱(202)上的绕组V1以及设置在第五芯柱(302)上的绕组V2、绕组V3、绕组V4、绕组V5、绕组V6、绕组V7;所述W相绕组包括有设置在第三芯柱(203)上的绕组W1以及设置在第六芯柱(303)上的绕组W2、绕组W3、绕组W4、绕组W5、绕组W6、绕组W7;所述绕组U1的末端与绕组U2的首端连接;所述绕组U2的末端分别与U3的首端、绕组V4的末端以及绕组V5的首端连接;所述绕组U3的末端分别与绕组V6的末端以及绕组V7的首端连接;所述绕组V1的末端与绕组V2的首端连接;所述绕组V2的末端分别与V3的首端、绕组W4的末端以及绕组W5的首端连接;所述绕组V3的末端分别与绕组W6的末端以及绕组W7的首端连接;所述绕组W1的末端与绕组W2的首端连接;所述绕组W2的末端分别与W3的首端、绕组U4的末端以及绕组U5的首端连接;所述绕组W3的末端分别与绕组U6的末端以及绕组U7的首端连接;所述绕组U1的首端设有输入口A;绕组U2的首端设有输出口a3;绕组V4的首端设有输出口a2;绕组V5的末端设有输出口a4;绕组V6的首端设有输出口a1;绕组V7的末端设有输出口a5;所述绕组V1的首端设有输入口B;绕组V2的首端设有输出口b3;绕组W4的首端设有输出口b2;绕组W5的末端设有输出口b4;绕组W6的首端设有输出口b1;绕组W7的末端设有输出口b5;所述绕组W1的首端设有输入口C;绕组W2的首端设有输出口c3;绕组U4的首端设有输出口c2;绕组U5的末端设有输出口c4;所述绕组U6的首端设有输出口c1;绕组U7的末端设有输出口c5;所述的第一芯柱(201)、第二芯柱(202)、第三芯柱(203)、第四芯柱(301)、第五芯柱(302)以及第六芯柱(303)均设有气隙(40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大忠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大忠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365374.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