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健岩茶的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67155.2 | 申请日: | 201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066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革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红集香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A23F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立成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10 | 代理人: | 吕秀丽 |
地址: | 363300 福建省漳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健岩茶的制备工艺,本发明的保健岩茶的制备工艺包括采青、萎调、做青、杀青、揉捻、烘干、毛拣、分筛、复捡、风选、匀堆一系列的工序,然后再对精制完成的岩茶进行粉碎、高温干燥,和人参叶、合欢花、番红花、药蜀葵一起进行蒸制焖制,最后再对岩茶颗粒进行降温干燥,得到成品,本发明不仅把岩茶的功效发挥的更好,还把人参叶、合欢花、番红花、药蜀葵的功效融入进去,且筛出人参叶、合欢花、番红花、药蜀葵发酵坯残渣,使岩茶颗粒保健作用发挥的更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健 制备 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保健岩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采青:采摘标准为开面三叶,控制在一芽四叶至中大开面三叶,茶树新稍伸育至最后一叶开张形成驻芽后即称开面,当新梢顶部第一叶与第二叶的比例小于三分之一时即称小开面,介于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时称中开面,达三分之二以上时称大开面,采摘时要求叶面无水、无破损、新鲜、叶片大小均匀一致;(2)萎调:把采摘好的新鲜的岩茶茶叶放到干净的竹席、谷席、布垫或水筛等萎调用具上进行萎调,阳光强烈时不能直接把茶叶放置到水泥坪上萎凋,这样很容易把新鲜茶叶烫伤,萎凋时间为50‑70分钟,中间翻动2‑4次,当茶叶顶端弯曲,第二叶明显下垂且茶叶表面大部分失去光泽,失水率为12%‑18%时为萎调完成标准;(3)做青:把萎调完成的茶叶放进综合做青机里进行做青,按吹风、摇动、静置的程序进行做青,重复次数为8‑12次,做青总时间为8‑12小时,茶叶在做青过程中气味的变化主要表现为:青气→清香→花香→果香,茶叶形态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茶叶变软、叶面无光泽→茶叶触感硬挺、叶边渐现红色→汤匙状三红七绿,当茶叶梗皮表面呈失水皱折状,茶叶香为低沉浓郁的果香时表明做青完成;(4)杀青:把做青完成的茶叶放入滚筒杀青机内,茶叶放进滚筒杀青机之前筒内温度要上升到240摄氏度以上,杀青时间为6‑11分钟,当茶叶边缘呈白泡状,用手捏紧茶叶无茶汁溢出,且茶叶有粘稠触感,茶叶青气转变为清香时标志着杀青完成;(5)揉捻:杀青好的茶叶快速放入揉捻机中进行揉捻,揉捻时间为6‑10分钟,揉捻过程中减压两次;(6)烘干:把揉捻好的茶叶快速放入烘干机内进行烘干,第一次烘干时间为28‑42分钟,然后静置1.5‑3.5个小时,再进行第二次烘干30‑35分钟之后摊晾3‑4个小时;(7)对烘干完成的茶叶进行毛拣、分筛、复捡、风选、匀堆等岩茶精制的一系列操作;(8)取30‑60份的精制完成的岩茶进行120‑140摄氏度的高温干燥,然后粉碎至能通过200‑260目的筛网,取晒出的岩茶颗粒,备用;(9)分别取4‑6份的人参叶、4‑6份的合欢花、3‑5份的番红花、3‑5份的药蜀葵混合均匀,制得发酵坯留作备用;(10)将岩茶颗粒和步骤(9)中所得的发酵坯混合均匀,然后进行蒸制,蒸制30‑50分钟之后进行焖制,焖制过程中每30分钟煮沸一次,焖制完成后进行物料降温至35摄氏度以下,降温完成后取出过筛,晒出岩茶颗粒;(11)把筛出的岩茶颗粒再进行60‑80摄氏度的高温干燥,当含水量达到6%以下时为完成,然后对干燥后的岩茶颗粒进行包装得成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红集香茶业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红集香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367155.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传感器辅助精确定容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养肝茶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