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极薄变厚度带材微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88943.X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75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5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梅;荆毅;吴昊;李娜;赵大东;彭兴东;姜正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B37/26 | 分类号: | B21B37/26;B21B37/58;B21B38/08;B21B38/10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21107 | 代理人: | 史力伏 |
地址: | 114051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暂无信息 | 说明书: | 暂无信息 |
摘要: | 一种极薄变厚度带材微轧制方法,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操作复杂,需要多道次轧制才能达到所需厚度,生产效率低的问题。该方法包括首先确定变形厚度比为H2/H3,即可确定辊缝Hgap;在轧制速度V已经确定的情况下,设定初始轧制辊缝为H2,所需轧制厚区长度S1和轧制薄区长度S2;选定轧制方向和轧制控制方式,然后,开启辊缝,将需轧制的带材放至轧辊上,闭合辊缝,轧辊以闭辊缝初始压力进行压靠,并钳压住带头部分;轧机开始运行并按设定好的辊缝量进行轧制。本方法可实现对极薄带材的变厚度微轧制,精确控制薄区、厚区厚度,以及过渡区长度,通过自动化控制来完成辊缝的调节;并利用液压式下压系统,提升单道次的下压量,实现变厚度轧件的一次成形。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极薄变 厚度 带材微 轧制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极薄变厚度带材微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确定轧制带材厚度为H1、轧制厚区H2以及轧制薄区厚度H3,变形区厚度比为H2/H3,可确定辊缝Hgap;即厚区轧制时辊缝为Hgap=H2,薄区轧制时辊缝调节为Hgap=H3;步骤二、根据需要设计轧制速度V;步骤三、设计厚区轧制时的辊缝Hgap=H2、厚区长度L1、过渡区长度L2薄区轧制时的辊缝Hgap=H3、厚区长度L1、过渡区长度L2和薄区长度L3;步骤四、打开试验用微型二辊轧机,确认操作台上的触摸屏已启动成功,并且已进入程序界面;步骤五、进入变厚度轧制模块,输入步骤二、三中设计的厚区轧制时的辊缝Hgap=H2、厚区长度L1、过渡区长度L2薄区轧制时的辊缝Hgap=H3、薄区长度L3、轧制速度V,选定轧制方向和轧制控制方式;然后,开启辊缝,通过电脑程序控制伺服电机(2)启动,同时,启动伺服电动缸(12)将上轧辊(8)抬起;步骤六、将需轧制的带材放至下轧辊(7)上,进行辊缝闭合的操作,通过电脑程序以闭辊缝初始压力、控制液压系统,使轧辊相互压靠,并钳压住带头部分;步骤七、启动运行开关,轧机开始运行,自动控制系统通过参数的设定启动伺服电机(2),通过联轴器(4)将动力输入到减速器(5),减速器(5)将动力分两路通过万向联轴器(6)带动下轧辊(7)与上轧辊(8)转动,在伺服电机(2)启动的同时,启动伺服电动缸(12),按照设定压下量进行压下,对轧材开始轧制;步骤八、轧制过程中压力传感器(10)与位移传感器(11)进行压下量与轧制力的数据采集,反馈给计算机,计算机进行数据的处理与输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科技大学,未经辽宁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388943.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解决边部增厚问题的轧机窜辊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轧机设备精度在线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