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AP1000核电站中下部堆内构件的安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04966.5 | 申请日: | 2017-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749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郭强;李建;董培科;龚凤成;姜国国;甘锐;皮兴刚;邱承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工业第五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C19/19 | 分类号: | G21C19/19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邦道律师事务所 11437 | 代理人: | 薛艳;王丽影 |
地址: | 20151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核电站建造领域。为降低难度,缩短时间,降低风险,本发明提出一种AP1000核电站中下部堆内构件的安装方法,布设RV测量控制点和RV测量点;布设堆内构件控制点和堆内构件测量点;利用激光跟踪仪对测量点进行测量,根据测量数据在三维建模软件中建立压力容器的筒体基准模拟坐标系和基础模型,建立下部堆内构件的安装模型;将下部堆内构件的安装模型导入到压力容器的基础模型中并进行对中和管嘴组对;分析计算得出定位镶块和能量吸收器支撑柱的加工数据加工得到出定位镶块和能量吸收器支撑柱;再将下部堆内构件吊入三次、吊出两次,完成下部堆内构件的安装。该AP1000核电站中下部堆内构件的安装方法精度高,难度低,时间短,风险低。 | ||
搜索关键词: | ap1000 核电站 下部 构件 安装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AP1000核电站中下部堆内构件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在压力容器附近及所述压力容器的筒体内壁上布设RV测量控制点,在所述压力容器上布设RV测量点,且该RV测量点包括RV法兰测量点、堆芯支撑面测量点、相接内壁测量点、二次支撑板测量点、径向支撑键槽测量点、定位销槽测量点以及RV管嘴测量点;将激光跟踪仪架设在所述RV测量控制点上,对所述RV法兰测量点、所述堆芯支撑面测量点、所述相接内壁测量点、所述二次支撑板测量点、所述径向支撑键槽测量点、所述定位销槽测量点以及所述RV管嘴测量点进行测量并得到测量数据,根据所述RV法兰测量点的测量数据得出所述压力容器的上部法兰的内圆和中心点,并以该中心点为坐标原点、所述上部法兰的内圆的法线为Z轴建立所述压力容器的筒体基准坐标系;在所述下部堆内构件四周和所述下部堆内构件的法兰面上布设堆内构件控制点,在所述下部堆内构件上布设堆内构件测量点,该堆内构件测量点包括顶部法兰上表面测量点、顶部法兰下表面测量点、顶部法兰圆柱测量点、径向支撑键测量点、定位销测量点、堆内构件管嘴测量点以及能量吸收器支撑柱的上端位置测量点;将激光跟踪仪架设在所述堆内构件控制点上,对所述顶部法兰上表面测量点、所述顶部法兰下表面测量点、所述顶部法兰圆柱测量点、所述径向支撑键测量点、所述堆内构件管嘴测量点以及所述能量吸收器支撑柱的上端位置测量点进行测量,得到测量数据;根据所述顶部法兰上表面测量点、所述顶部法兰下表面测量点以及所述顶部法兰圆柱测量点的测量数据得出顶部法兰圆面和圆心,并以该圆心为坐标原点,所述顶部法兰圆面的法线为Z轴建立所述下部堆内构件的基准坐标系;步骤S2、在三维建模软件中,建立所述压力容器的筒体基准坐标系的筒体基准模拟坐标系,并根据所述堆芯支撑面测量点的测量数据在所述筒体基准模拟坐标系中建立堆芯支撑面模型和所述压力容器的中心点模型,根据所述相接内壁测量点的测量数据在所述筒体基准模拟坐标系中建立所述压力容器的筒体内壁模型,根据所述二次支撑板测量点的测量数据在所述筒体基准模拟坐标系中建立二次支撑板模型,根据所述定位销槽测量点的测量数据在所述筒体基准模拟坐标系中建立所述压力容器上的定位销槽模型,根据所述径向支撑键槽测量点的测量数据在所述筒体基准模拟坐标系中建立所述压力容器上的径向支撑键槽模型、根据所述RV管嘴测量点的测量数据在所述筒体基准模拟坐标系中建立所述RV管嘴模型,得到所述压力容器的基础模型;在所述三维建模软件中建立所述下部堆内构件的基准坐标系的模拟坐标系,并根据所述顶部法兰上表面测量点、所述顶部法兰下表面测量点以及所述顶部法兰圆柱测量点的测量数据建立顶部法兰模型,根据所述径向支撑键测量点的测量数据在所述模拟坐标系中建立径向支撑键模型并拟合出所述径向支撑键模型的中心线,根据所述定位销测量点的测量数据在所述模拟坐标系中建立定位销模型,根据所述堆内构件管嘴测量点的测量数据在所述模拟坐标系中建立堆内构件管嘴模型,根据所述能量吸收器支撑柱的上端位置测量点的测量数据在所述模拟坐标系中拟合出能量吸收器支撑柱的上端的安装位置,得到所述下部堆内构件的安装模型;步骤S3、在所述三维建模软件中,将所述下部堆内构件的安装模型导入到所述压力容器的基础模型中,使所述下部堆内构件的安装模型与所述压力容器的基础模型对中;沿所述筒体基准模拟坐标系的Z轴转动所述下部堆内构件的安装模型,对所述堆内构件管嘴模型与所述RV管嘴模型进行组对,且组对形成的中心偏差小于0.05mm;步骤S4、利用所述三维建模软件分析计算得出所述径向支撑键模型与所述定位销槽模型之间的间隙和所述能量吸收器支撑柱的上端的安装位置与所述二次支撑板模型之间的距离;步骤S5、根据所述步骤S4中得到的数据加工定位镶块和能量吸收器支撑柱,并对所述定位镶块和所述能量吸收器支撑柱进行安装;步骤S6、将所述下部堆内构件吊入到所述压力容器中,并对所述下部堆内构件和所述压力容器进行对中,测量出所述下部堆内构件与所述定位镶块之间的间隙;步骤S7、将所述下部堆内构件从所述压力容器中吊出,并进行定位镶块铰孔及定位销冷装、流体护板安装及二次支撑组件安装;步骤S8、将所述下部堆内构件吊入所述压力容器中,并测量得出二次支撑板与所述压力容器的底部之间的间隙,流体护板与下堆芯板之间的距离;步骤S9、将所述下部堆内构件从所述压力容器中吊出,并进行摩擦力试验、人孔孔塞安装及堆内构件冲洗;步骤S10、将所述下部堆内构件吊入所述压力容器中,并完成所述下部堆内构件的安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工业第五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核工业第五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404966.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