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产的淡水鱼养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16753.4 | 申请日: | 2017-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76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纪其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光市泰丰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A01K61/10 |
代理公司: | 合肥道正企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30 | 代理人: | 武金花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产淡水鱼的养殖方法,该养殖方法包括养殖塘的清塘和消毒、放养前的准备、鱼苗试毒、鱼苗放养、饲养、病虫害防治、水质控制、湿度捕捞等步骤。本发明的淡水鱼养殖方法,通过对养殖池塘的合理消毒和放养前的合理施肥、注水,为鱼苗提供了一个前期安全稳定的生态环境,使得该养殖方法绿色环保,更加集约化,大大提高了鱼类的产量,不同食性的鱼类搭配浮游生物和不加抗生素的饲料喂养,污染较小,安全性高,通过病虫害治理、水质的管理和适度的捕捞,有效保障了淡水鱼的健康生长和肉质鲜美。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产 淡水鱼 养殖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高产的淡水鱼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养殖塘的清塘和消毒:选择远离污染、排灌方便的池塘,在放养前15‑18天将池水排干,铲除池底的淤泥,使淤泥保持在20‑25cm,连续曝晒4‑6天,晒至龟裂状后,清除池塘底部的杂物,每亩均匀喷洒300‑360kg的生石灰水和50‑80kg的氨水进行消毒;(2)放养前的准备:池塘消毒6‑8天后,使用40‑60目的筛绢网过滤进水,防止野杂鱼进入池塘,灌水至深度达1.2‑1.3m,在池塘的向阳侧堆放发酵腐熟的猪粪、牛粪、鸡粪、兔粪的混合有机肥,用来培养浮游生物,堆放密度为360‑390kg/亩;(3)鱼苗试毒:在灌水后的6‑8天,选择在池塘中取水,并在取出的水中放养20‑30头鲢鱼苗进行试毒并测试池塘的pH值,当鱼苗没有中毒或死亡现象且池塘水的pH值保持在6.5‑8.5之间时,可以进行鱼种的放养;(4)鱼苗放养:选择规格整齐、体质健壮的鱼苗,每亩放养鲤鱼夏花6200‑6400尾、鳊鱼夏花350‑380尾、花鲢夏花600‑630尾、白鲢夏花420‑450尾、草鱼220‑250尾、鲫鱼360‑400尾;(5)饲养:将豆粕、鱼粉、麸皮、蚕蛹粉、黄豆粉混合配置成鱼饲料,并用投饵机定时定点投料,每天投料3‑6次;将天然维生素片剂碾碎后与鱼饲料混合成加强饲料,每周投料1‑3次;投喂鱼饲料和加强饲料的最短时间间隔在4小时到6个小时之间;(6)病虫害防治:鱼苗下塘一周后,用聚维酮碘或90%晶体敌百虫对水体进行消毒,间隔一天再用一次,连续使用3次,预防鱼病;每隔15天左右,按照鱼塘中鱼总数2%的采样比例抓取各个种类的鱼苗进行病虫检查,当采样的患病率达到30%以下,诊断病情,施用专用抗病药物;当采样的患病率大于30%时,则将鱼全部打出,抽干池水,将池塘底部淤泥取出后,经过曝晒至龟裂状后,重新消毒和注水,喷洒微生物制剂、细菌制剂、病毒制剂;(7)水质控制:鱼种放养后,每隔8‑12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为30‑40cm;(8)适度捕捞:当鱼体的平均重量达到1.6‑1.8kg时,每隔10‑15天进行一次捕捞,捕捞的鱼量控制在400‑500尾/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光市泰丰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明光市泰丰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416753.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亮边及漏光的LED筒灯
- 下一篇:一种LED线条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