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极化共振和布拉格共振作用的超透射波导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24024.3 | 申请日: | 201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024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肖君军;刘真真;张强;张小明;秦菲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主分类号: | G02B6/122 | 分类号: | G02B6/122 |
代理公司: | 44248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孙伟<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极化共振和布拉格共振作用的超透射波导的设计方法,并且将所述超透射波导应用到表面等离激元波导系统中,其基本单元由纳米尺度的金属‑电介质‑金属波导以及周期性排列的侧向耦合共振腔组成。因此这种链式共振腔结构具有类似光子晶体的导波和带隙特性,在单端波导模式的激发下,通过波导模与侧向耦合共振模式发生耦合,从而调制透射特性。具体而言,波导结构的工作频率可通过侧向共振腔的本征频率调控;波导整体可实现滤波、透射以及超透射形成激光态。此外,本发明还利用共振腔的增益、损耗对波导透射特性进行调制。本发明基于耦合模理论和布拉格理论,结合极化共振和布拉格共振相互作用,给出了所述超透射波导的色散关系。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极化 共振 布拉格 作用 透射 波导 设计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极化共振和布拉格共振作用的超透射波导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导由金属-电介质-金属波导以及周期性排列的侧向耦合共振腔链构成,其中,第一金属包层、电介质、第二金属包层构成金属-电介质-金属波导,第一共振腔、第二共振腔构成侧向耦合共振腔链,所述侧向耦合共振腔链嵌入第一金属包层中;所述金属-电介质-金属波导的周期宽度为2L,所述第一共振腔和第二共振腔的中心轴距离为L,所述侧向耦合共振腔链与电介质的距离为d;/n1)所述超透射波导工作在可见光和红外波段,波导宽度为50纳米量级;/n2)所述金属包层为贵金属;/n3)所述超透射波导的总体尺寸远小于其工作波长,所述超透射波导为深亚波长纳米结构。/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424024.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包括热循环装置的节能灯烘干箱
- 下一篇:一种光纤接头保护的熔接转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