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材料复合热处理表面强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25023.0 | 申请日: | 2017-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456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熊志高;袁志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8/32 | 分类号: | C23C8/32;C21D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热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金属材料复合热处理表面强化方法。将金属工件加热到780~900℃进行碳氮共渗达到一定深度后降温至650~720℃进行氮碳共渗。氮碳共渗过程后期通过控制氮势消除渗层中的脆性化合物层。然后进行淬火,先置于250~300℃硝盐溶液中等温淬火并保温,再置于120~180℃等温淬火并保温,最后在220~240℃时效处理。本工艺淬火温度低,金属工件变形小,渗层厚度大;而且可以获得无脆性白亮层的表面,极大减小了渗层脆性,同时在经过淬火‑分配‑回火工艺处理后,材料心部的强韧性得到提高,渗层的强度、硬度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并且,金属工件经过两次淬火,表层形成残留压应力,提高了金属工件的抗疲劳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材料 复合 热处理 表面 强化 方法 | ||
【主权项】:
金属材料复合热处理表面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金属工件在多用炉内加热到780~900℃进行,采用甲醇、煤油和氨气为渗剂A,在炉内进行碳氮共渗直到达到要求渗层深度;(2)将经过步骤(1)处理的金属工件降温至650~720℃进行氮碳共渗并保温时间为1~4h,采用氨气、甲醇为渗剂B,氮碳共渗完成后,金属工件出炉;(3)将经过步骤(2)共渗后出炉的金属工件置于250~300℃硝盐溶液中等温淬火并保温;(4)然后,将金属工件放置在120~180℃的硝盐溶液中保温;(5)最后,对金属工件进行220~240℃时效处理,出炉空冷至室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425023.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渗碳淬火工艺
- 下一篇:一种PVD涂层的硬质合金基体表面预处理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