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顶管机头开挖的拼装式筒形结构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52937.6 | 申请日: | 201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99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乐贵平;贺美德;柳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三检测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3/08 | 分类号: | E02D23/08 |
代理公司: | 11668 北京航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黄川;史继颖<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10003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顶管机头开挖的拼装式筒形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通过顶管机头在开挖位置利用自身的重力进行挖掘;步骤二:当挖掘深度达到顶管机头高度的一定比例时,拼装第一节钢承口管,并随着挖掘深度的逐渐增加不断地拼装新的钢承口管直至达到需要的深度。该方法采用顶管机头开挖,技术成熟,效率高,噪声和振动小。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机头 开挖 拼装 式筒形 结构 施工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利用顶管机头开挖的拼装式筒形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一:通过顶管机头在开挖位置利用自身的重力进行挖掘,采用锚桩对顶管机头进行固定:根据顶管机头的尺寸确定锚桩的尺寸,将锚桩固定到开挖位置,锚桩共有四个,分别位于开挖位置四角,锚桩顶端之间通过横梁进行连接,从而在开挖位置形成一个矩形区域,顶管机头固定在该矩形区域中,锚桩在地面上的高度为顶管机头高度的1/2,所述顶管机头的直径为DN800-20000mm;/n步骤二:当挖掘深度达到顶管机头高度2/3时,拼装第一节筒形结构,并随着挖掘深度的逐渐增加不断地拼装新的筒形结构直至达到需要的深度,筒形结构下沉到设计标高后,将顶管机头取出,立刻封底,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用砂砾、碎石回填筒形结构形成的中空部分,或者按照设计的要求作为竖井、停车场不予回填,设置符合受力要求的竖井顶盖板。/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三检测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三检测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452937.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地下竖井机器人施作大直径沉井的方法
- 下一篇:大直径钢管混凝土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