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黄变的氟醇封端型超支化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54456.9 | 申请日: | 2017-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8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任龙芳;耿瑾;强涛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18/76 | 分类号: | C08G18/76;C08G18/66;C08G18/42;C08G18/44;C08G18/64;C08G18/32;C08G18/30;C08G18/38;C08G18/12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61114 | 代理人: | 黄秦芳 |
地址: | 71002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黄变的氟醇封端型超支化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首先将多元醇与二异氰酸酯混合,搅拌反应,加入催化剂,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反应一段时间后,加入小分子扩链剂,进行扩链,制得线性聚氨酯预聚体;然后将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与线性聚氨酯预聚体混合,搅拌反应,最后使用一元氟醇进项封端反应,制得超支化聚氨酯。与现有技术中的相比,本发明选择部分芳香族二异氰酸酯和极性较强的多元醇为原料,以超支化聚合物为结构骨架,将聚氨酯与有机氟合理地设计到超支化结构中去,将聚氨酯力学性能的优势以及含氟聚合物的耐候性能相结合,合成了一种支化型聚氨酯结构,不仅可以提高耐黄变性能,而且可以提高耐老化特性和力学性能等。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黄变 氟醇封端型 超支 聚氨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耐黄变的氟醇封端型超支化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多元醇溶解在干燥后的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设置有温度计、冷凝装置、机械搅拌器的分体式四口反应烧瓶中,在100~105℃真空条件下脱水3~4h,降温至55~65℃,其中,多元醇与干燥后的N,N‑二甲基甲酰胺质量比为1:1.5~1:2;2) 聚氨酯预聚体的制备:将二异氰酸酯溶解在干燥后的N,N‑二甲基甲酰胺中,在氮气环境下,滴加至步骤1)的体系中,在温度为20~25℃下搅拌0.5~1h,进而升温至60~65℃反应1~1.5h,其中,按照‑NCO与‑OH的摩尔比为3:1~5:1的比例滴加二异氰酸酯,得到聚氨酯预聚体,降温至40~50℃;3)将小分子扩链剂溶解在干燥后的N,N‑二甲基甲酰胺中,滴加至步骤2)中的聚氨酯预聚体体系中,按照‑NCO与‑OH的摩尔比为2:1~4:1的比例滴加小分子扩链剂,在温度为40~50℃下搅拌0.5~1h,缓慢升温1~1.5h,60~65℃下进行反应,保温反应1~1.5h,其中,小分子扩链剂与干燥后的N,N‑二甲基甲酰胺质量比为1:1~1:1.5;4)将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溶解在干燥后的N,N‑二甲基甲酰胺中,在60~65℃下用恒压滴液漏斗缓慢滴加入步骤3)的体系中,按照‑NCO与‑OH的摩尔比为2:1~3:1的比例滴加,控制在1h内滴加完毕,滴加完毕后在60~65℃保温反应2.5~3h;其中,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与干燥后的N,N‑二甲基甲酰胺质量比为1:5~1:6;5)向步骤4)中加入一元氟醇,按照‑NCO与‑OH的摩尔比为1:1~1:1.1的比例滴加一元氟醇,于70~75℃下进行封端反应,保温反应2~2.5h,冷却至室温,得粘稠液体;6)将步骤5)所述粘稠液体,用乙醇、丙酮洗涤,真空干燥,得到氟醇封端型超支化聚氨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454456.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