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分层的有效传感器节点部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65477.0 | 申请日: | 2017-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778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金志刚;冀智华;罗咏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16/18 | 分类号: | H04W16/18;H04W84/18;H04B13/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12201 | 代理人: | 程毓英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分层的有效传感器节点部署方法,包括播撒于目标水域表面的节点,有一部节点作为汇聚节点部署在水面,位于第0层,其他节点相对于汇聚节点下沉一定距离。沉降后的节点生成泰森图并计算泰森多边形的平均面积,大于平均面积的节点保持深度不变,小于的则继续进行沉降;沉降时判断是否存在下沉空间,如果下沉空间大于节点感知半径r且小于计算所得层间距,则改变下沉距离为r;若下沉空间小于节点感知半径r,则代表着节点沉降过程的结束;最后一层无法沉降的节点作为冗余节点进行间断性休眠;节点分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分层 有效 传感器 节点 部署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分层的有效传感器节点部署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播撒于目标水域表面的节点,有一部节点作为汇聚节点部署在水面,位于第0层,其他节点相对于汇聚节点下沉一定距离Δh,沉降距离Δh的值通过数据中心发送给各个节点进行自主沉降,Δh计算公式为:其中r为节点的感知半径大小,Dave为该层节点间的平均距离;2)沉降后的节点生成泰森图并计算泰森多边形的平均面积Save,大于平均面积的节点保持深度不变,小于的则继续进行沉降;沉降距离Δh的大小通过步骤1)的公式计算可得;3)沉降时判断是否存在下沉空间,如果下沉空间大于节点感知半径r且小于计算所得层间距,则改变下沉距离为r;若下沉空间小于节点感知半径r,则代表着节点沉降过程的结束;4)如此反复执行步骤2)和3)直到节点无法继续沉降,最后一层无法沉降的节点作为冗余节点进行间断性休眠,用于后期早亡节点的替代节点;部署工作完成之后节点进行分簇,同层内邻居节点数最多的节点作为簇头,信息由簇内节点发送至簇头,再由簇头向上传输至水面的汇聚节点,汇聚节点再通过无线电方式传输至数据中心;5)网络运行过程中若有节点剩余能量低于所设定的阈值Eg时,以该节点为中心,r为半径向下传输替代请求信号,寻找水域底部间断休眠的冗余节点;超出规定的时间t0无响应则表示无合适节点可替代,再选择簇内贡献程度最小的节点进行替代;6)当步骤5)无法继续执行时表明该节点一旦死亡就表明该簇已无剩余节点,会出现覆盖真空情况,此时将信息反馈至数据中心,由数据中心调节AUV的行进路线,填补覆盖区域,一定程度上继续保证通信链路连续,延长网络的生存时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46547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