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茭白的人工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68553.3 | 申请日: | 201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180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林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湘浙科贸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00 | 分类号: | A01G22/00;A01G13/00;A01B79/02;A01C21/00;C05F15/00 |
代理公司: | 长沙科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3 | 代理人: | 彭正贤 |
地址: | 425000 湖南省永***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暂无信息 | 说明书: | 暂无信息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茭白的人工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人工改造茭田;2)选种定植;3)梳田;4)田间管理;5)采收。本发明通过茭田改造,培育了丰富的有机质,为茭白创造了营养丰富、土害少的生长环境,减少了后期追肥料成本和劳动强度。采用梳田的方式防治茭田福寿螺等寄生水生物,同时辅以追肥、换水,使茭白水肥环境更好,有助于茭白的优质高产。采用去株补株方式,避免了长期种植产量和品质逐年下降的问题。本方法采用有机肥为主、追施少量化肥,操作简单易行,成本低,收率高、管理方便,可以大幅度地提高与稳定茭白的品质和产量,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 ||
搜索关键词: | 茭白 人工种植 肥料成本 管理方便 人工改造 生长环境 生态效益 田间管理 水生物 有机质 水肥 追肥 福寿螺 选种 有机肥 采收 定植 换水 寄生 收率 追施 高产 化肥 防治 培育 种植 改造 | ||
【主权项】:
1.一种茭白的人工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人工改造茭田:选择土层深厚松软、排灌条件好的田块作为茭田,在气温持续30℃以上的条件下进行茭田改造;具体方法如下:①首先排干积水搁田,使田内植物枯黄,然后亩施生石灰180‑200kg深翻晒田,晒田3‑5天,每天正午前和傍晚复翻田一次;②晒田后再将田内放入3‑5厘米的浅水层,在水面亩施生石灰20‑30kg,静置1‑2天后,排干积水;③最后进行茭田育肥,先亩施畜禽粪便1000‑1200kg、秸秆400‑500kg和桐籽麸80‑100kg深翻入田保湿腐熟,腐熟完成后再亩施有机肥300‑400kg、石灰粉15‑20kg浅翻入土整平田泥,保持浅水层3‑5厘米1‑2天后进行移栽;2)选种定植:将选中的优良母株丛挖起,每墩健壮苗3‑5株,移栽时剪去上部1/3的叶片,按行距80‑100cm、株距50‑60cm种植,然后放水3‑5cm定植;3)梳田:在寄生水生物进行繁殖期前开始对茭田进行梳田处理,具体操作如下:选择晴天温高时排干茭田积水,先亩施茶麸粉10‑15kg,再用清污工具将田内表层田泥耙至田边干燥处摊开晒泥;然后亩施草木灰80‑100kg、生石灰5‑10kg,并放水10厘米左右;以后每7‑10重复一次上述梳田工作,下一次梳田时将上一次梳田清出的田泥再入田,直至寄生水生物繁殖期结束或田间基本没有寄生水生物出现即可;4)田间管理:茭白定植返青进入分蘖期时第一次追肥,每亩施高钾复合肥50‑60kg,水位控制在15厘米左右;结茭期第二次追肥,每亩施碳铵40‑50kg,水位控制在10厘米左右;生长期水位控制:定植期水深3‑5cm,分蘖前期5‑10cm,蘖后期及高温季节加深至10‑15cm,采收期水位为4‑5cm;定植成活后,不定期除草和病虫害防治;5)采收:茭白叶鞘基部开裂、露出白色茭肉时即可采收,采收时在薹管中部小心拧断,不能伤及根系以免影响第2年生长,采收的同时去除一定比例的老残弱病株,并于第二年补入,实现同品种的更换、轮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湘浙科贸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南湘浙科贸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468553.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机蔬菜的种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改变竹笋大小年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