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水下无线光通信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69907.6 | 申请日: | 201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7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沛霖;李超;徐正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0/50 | 分类号: | H04B10/50;H04B10/69;H04B10/079;H04L1/00;H04L27/26;H04B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郑哲 |
地址: | 230026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水下无线光通信系统,引入了接收机自适应探测信道环境的机制以及反馈发送端更新调制编码格式的思路,克服了传统水下可见光通信系统局限于限定场景限定速率的缺陷,使得接收机更为智能化,可依据接收信号的统计特性判断即时信道条件,从而做出反馈意见报告给发送设备,通过反馈信道使系统具备自适应性能,可保证在变化的环境中稳定工作,这对于实际应用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水下 无线 光通信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智能水下无线光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置于水下且分别进行防水封装的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其中:所述发送设备包括:相互连接的信息发送部分和反馈收集部分;所述信息发送部分包含依次连接的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对发送信号进行调制编码的发送端数字信号处理模块、第一数模转换模块、第一放大均衡模块与LED光源,以及为LED光源提供直流工作电压的直流偏置模块;反馈收集部分包含依次连接的接收反馈信号模块、第一模数转换模块与反馈信号判决模块;所述接收设备包括:信息接收部分和反馈发送部分;所述信息接收部分包含依次连接的光接收机模块、第二放大均衡模块、滤波器模块、第二模数转换模块、用于对接收的光信号进行解调解码的接收端数字信号处理模块以及数据恢复模块;反馈发送部分包含依次连接的信道环境监测模块、反馈信号生成模块、第二数模转换模块以及所述反馈信号发送模块;所述信息接收部分中的数字信号处理模块还与反馈发送部分的信道环境监测模块相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469907.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临床医疗康复行走辅助车
- 下一篇:盲镜与盲线组合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