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翅膀具有三自由度的扑翼飞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72409.7 | 申请日: | 2017-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08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强;李强;王翠;房志飞;冯军;高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33/00 | 分类号: | B64C33/00;B64C3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川律师事务所 11643 | 代理人: | 张超 |
地址: | 13002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翅膀具有三自由度的扑翼飞行器,属于仿生扑翼飞行器领域。该扑翼飞行器左前部调控机构和右前部调控机构、左后部调控机构和右后部调控机构两两对称分布在机身左右两侧,并都可独立运动。前部调控机构和后部调控机构相互配合下,可以高度模仿鸟类飞行时翅膀扑动、扭转和前后扫掠三种运动,为扑翼飞行器提供足够的推力与升力。该扑翼飞行器机动灵活,飞行效率高,若装备图传等设备将在航拍、地理测量、交通执勤、军事侦查和抢险救灾等领域发挥重大作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翅膀 具有 自由度 飞行器 | ||
【主权项】:
一种翅膀具有三自由度的扑翼飞行器,包括左机翼(1)、左机翼支架(2)、左前部调控机构(3)、左旋转关节轴承(4)、机身(5)、右旋转关节轴承(6)、右机翼支架(7)、右机翼(8)、右前部调控机构(9)、驱动系统(10)、右后部调控机构(11)、尾翼(12)、左后部调控机构(13),其特征在于:机身(5)包括右机架(501)、横向机架(502)、左机架(503),左机架(503)和右机架(501)固连在横向机架(502)上;驱动系统(10)包括无刷电机(1001)、第一级减速小齿轮(1002)、双联减速齿轮(1003)、第二级减速大齿轮(1004)、锂电池、电机调速装置和无线电导航控制装置;左机翼支架(2)由左横向机翼支架、左竖向机翼支架组成;右机翼支架(7)由右横向机翼支架(701)、右竖向机翼支架(702)组成;左横向机翼支架、右横向机翼支架(701)的根部分别与左前部调控机构(3)和右前部调控机构(4)相连;左横向机翼支架、右横向机翼支架(701)上均有圆柱形突起结构,该圆柱形突起结构穿过左旋转关节轴承(4)和右旋转关节轴承(6),并分别被套住固定;左竖向机翼支架、右竖向机翼支架(702)在后端通过铰链结构分别和左连接杆、右连接杆(1106)相连;左旋转关节轴承(4)和右旋转关节轴承(6)固连在机身(5)上;左前部调控机构(3)和右前部调控机构(9)结构和工作原理均相同,分别对称分布于机身(5)左右两侧;左前部调控机构(3)包括左滚轮轨道、左滚轮、左滚轮齿轮、左滚轮传动齿轮、左接头、左滚轮舵机接线针脚、左滚轮舵机接线换向滑环、左滚轮舵机、左保持架;右前部调控机构(9)包括右滚轮轨道(901)、右滚轮(902)、右滚轮齿轮(903)、右滚轮传动齿轮(904)、右接头(905)、右滚轮舵机接线针脚(906)、右滚轮舵机接线换向滑环(907)、右滚轮舵机(908)、右保持架(909);左滚轮轨道与右滚轮轨道(901)通过第二级减速大齿轮输出轴相连,对称分布在机身(5)左右两侧并可保持同步转动;右滚轮(902)连接在右保持架(909)的轴上并与滚轮轨道(501)相切;右滚轮齿轮(903)固接在右滚轮(902)的两层中间且与右滚轮保持同圆心,右滚轮齿轮(903)与右滚轮传动齿轮(904)参数相同且始终保持啮合,右滚轮传动齿轮(904)安装在右滚轮舵机(908)输出轴上;右接头(905)前端通过轴承与保持架(909)相连,后端固连在右横向机翼支架(701)上;右滚轮舵机接线针脚(906)固接在右滚轮舵机(908)上并始终保持与滚轮舵机接线换向滑环(507)接触;右滚轮舵机接线换向滑环(507)固接在右接头(905)上,右滚轮舵机(908)固接在右保持架(909)上;尾翼(12)包括尾翼翼面(1201)、尾翼支架(1202),尾翼支架固连在机身(5)上;左后部调控机构(13)和右后部调控机构(11)结构和工作原理均相同,分别对称分布在机身(5)左右两侧;左后部调控机构(13)由左后部舵机、左摆杆、左后部旋转关节轴承、左滑杆组成;右后部调控机构(11)由右后部舵机(1101)、右摆杆(1102)、右后部旋转关节轴承(1103)、右滑杆(1104)组成;右后部舵机(1101)固连在右机架(501)外侧壁上;右摆杆(1102)的一端固连在右后部舵机(1101)输出轴上,在右后部舵机(1101)的输出轴带动下可绕输出轴转动;右摆杆(1102)的另一端开有盲孔,右后部旋转关节轴承(1103)杆端通过盲孔与右摆杆(1102)相连,并可自由转动;右滑杆(1104)穿在右后部旋转关节轴承(1103)的轴承内圈中,并可相对轴承内圈自由滑动;右滑杆(1104)的一端和右竖向机翼支架(702)铰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472409.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合布局无人机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昼夜双用灭虫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