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将损坏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形成道路基层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78858.2 | 申请日: | 201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58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朱志铎;顾素恩;唐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7/26 | 分类号: | C04B7/26;C04B28/00 |
代理公司: | 32204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安琪 |
地址: | 21009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将损坏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形成道路基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利用损坏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破碎后得到再生集料;(2)对再生集料进行筛分得到废弃混凝土粉体和再生粗细集料,并利用废弃混凝土粉体制备胶凝材料;(3)再将制得的胶凝材料和再生粗细集料结合制备再生混凝土,根据相关规范将所得再生混凝土用作该损坏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基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解决由损坏水泥混凝土路面产生的废弃混凝土的再生利用问题;减少天然石料及水泥的使用,减少环境污染。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损坏 水泥 混凝土 路面 再生 形成 道路 基层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将损坏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形成道路基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利用损坏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破碎后得到再生集料;/n(2)对再生集料进行筛分得到废弃混凝土粉体和再生粗细集料,并利用废弃混凝土粉体制备胶凝材料;再生集料的级配具体为:再生集料的粒径小于31.5mm的含量为100%;粒径在19-31.5mm之间的含量为14%-32%;粒径在9.5-19mm之间的为28%-30%;粒径在4.75-9.5mm之间的含量为16%-26%;粒径在2.36-4.75mm之间的含量为4%-6%;粒径在0.6-2.36mm之间的含量为8%-13%;粒径在0.075-0.6mm之间的含量为8%-12%;粒径小于0.075mm的含量为0%-3%;/n(3)再将制得的胶凝材料和再生粗细集料结合制备再生混凝土,根据相关规范将所得再生混凝土用作该损坏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基层;胶凝材料中各组分的具体质量配合比为:废弃混凝土粉体:粉煤灰=2.5-5.0,(废弃混凝土粉体+粉煤灰):NaOH溶液=3.8-4.2,NaOH溶液:水玻璃=0.8-1.2,NaOH溶液浓度为18mol/L,水玻璃模数为1.5-2.0;胶凝材料中各组分的品质要求如下:粉煤灰:硅铝质总量应大于75%且烧失量应小于8%;废弃混凝土粉体:粒径不大于0.075mm,硅铝质总量应大于45%,烧失量不大于25%;水玻璃:固体总含量应大于35%;氢氧化钠:NaOH含量不低于98%。/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478858.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空玻璃的抽真空方法
- 下一篇:一种干粉胶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