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既能移动又能爬楼的载物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84507.2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402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李瑞琴;许铠通;梁世杰;张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D55/04 | 分类号: | B62D55/04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任林芳 |
地址: | 030051***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既能移动又能爬楼的载物机器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爬楼载物机器人结构复杂、性价比低、难以推广的问题,包括支撑框架以及设置在支撑框架上的履带驱动机构、轮履模式切换机构、载物平台姿态调节机构、驱动轮毂电机、万向轮和控制单元,通过轮履模式切换机构可以对平地移动或爬楼状态进行轮履切换,从而实现其多种运动方式。本发明成本低、体积小、重量轻,在地面移动模式及爬楼模式之间切换灵活,更适合作为随身携带的辅助载物机器人,而且控制方式较为简单,便于推广。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能爬楼 机器人 | ||
【主权项】:
1.一种既能移动又能爬楼的载物机器人,包括支撑框架(1)以及设置在支撑框架(1)上的履带驱动机构(2)、载物平台姿态调节机构(4)、驱动轮毂电机(5)、万向轮(6)和控制单元(7),其特征在于:支撑框架(1)包括用于安装零件的两块对称设置的主支撑板(1‑3),主支撑板(1‑3)间连接有若干支撑铝材(1‑2),两主支撑板(1‑3)的前端连接有引导轮支撑轴(2‑1);支撑框架(1)上设置有轮履模式切换机构(3),轮履模式切换机构(3)包括前切换机构和后切换机构,前切换机构包括设置在主支撑板(1‑3)前端的前支撑轴(3‑1),前支撑轴(3‑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前支撑杆(3‑6)的一端,两根前支撑杆(3‑6)分别位于两主支撑板(1‑3)的外侧,两前支撑杆(3‑6)的另一端均连接有驱动轮毂电机(5),两前支撑杆(3‑6)的中部均连接有前连杆(3‑5‑1)的一端,两前连杆(3‑5‑1)的另一端铰接有前次曲柄(3‑4‑1)的一端,两前次曲柄(3‑4‑1)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前传动轴(3‑3‑1)的两端,前传动轴(3‑3‑1)的中部固定有前主曲柄(3‑2‑1),前主曲柄(3‑2‑1)另一端铰接有前电推杆(3‑7‑1)的一端,前电推杆(3‑7‑1)的另一端通过电推杆支座(3‑8)固定在主支撑板(1‑3)后端的支撑铝材(1‑2)上;后切换机构包括设置在主支撑板(1‑3)后端的后支撑轴(3‑10),后支撑轴(3‑10)的两端均连接有呈L形的后支撑杆(3‑9)的一端,L形的后支撑杆(3‑9)包括互相连接的竖段和平段,两后支撑杆(3‑9)的平段底部均连接有万向轮(6),两后支撑杆(3‑9)的竖段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后连杆(3‑5‑2)的一端,两后连杆(3‑5‑2)的另一端分别铰接有后次曲柄(3‑4‑2)的一端,两后次曲柄(3‑4‑2)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后传动轴(3‑3‑2)的两端,后传动轴(3‑3‑2)的中部固定有后主曲柄(3‑2‑2),后主曲柄(3‑2‑2)另一端铰接有后电推杆(3‑7‑2)的一端,后电推杆(3‑7‑2)的另一端通过电推杆支座(3‑8)固定在主支撑板(1‑3)前端的支撑铝材(1‑2)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北大学,未经中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484507.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控制车辆上升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前端模块自动化装配及配送流水线工艺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