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稳定度主被动混合锁模光孤子产生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92336.8 | 申请日: | 201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021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吴戈;高博;霍佳雨;田小建;马春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S3/098 | 分类号: | H01S3/098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王恩远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的一种高稳定度主被动混合锁模光孤子产生系统属于光通信器件的技术领域,其主要结构包括由泵浦光源(1)、波分复用器(2)、第一光耦合器(3)、偏振控制器(4)等器件构成的主动锁模光纤激光器谐振腔;由无水乙醇填充光子晶体光纤(29)、第三光探测器(30)、放大电路(31)等器件构成的温度补偿系统;以及由色散补偿光纤(24)、黑磷可饱和吸收体(25)等器件构成的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系统和两个反馈控制环构成的脉冲优化系统。本发明采用主被动混合锁模,利用反馈技术对主动和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系统分别进行自动反馈控制,并带有温度补偿功能,使系统中的光脉冲更加优化、稳定。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定 被动 混合 锁模光 孤子 产生 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高稳定度主被动混合锁模光孤子产生系统,其结构有,泵浦光源(1)与第五光耦合器(27)的输入端相连,第五光耦合器(27)的90%输出端与波分复用器(2)的980nm端相连,波分复用器(2)的1550nm端与第一光耦合器(3)的输入端相连;第一光耦合器(3)的10%输出端与偏振控制器(4)的一端相连,第一光耦合器(3)的90%输出端与第三光耦合器(11)的输入端相连;偏振控制器(4)的另一端与由微波源(6)驱动的铌酸锂调制器(5)的输入端相连;铌酸锂调制器(5)的输出端与缠绕在PZT压电陶瓷(7)上的光纤的一端相连;所述的缠绕在PZT压电陶瓷(7)上的光纤的另一端与第二光耦合器(8)的一个输入端相连;第二光耦合器(8)的另一个输入端与第一光隔离器(9)的输入端相连;第一光隔离器(9)的输出端与掺铒光纤(10)的一端相连,掺铒光纤(10)的另一端与波分复用器(2)的公共端相连;其特征在于,结构还有第三光耦合器(11)的40%输出端与第四光耦合器(12)的输入端相连,第三光耦合器(11)的60%输出端作为所述的一种高稳定度主被动混合锁模光孤子产生系统的输出端口;第四光耦合器(12)的一个50%输出端与第一光探测器(13)的输入端相连,另一个50%输出端与第二光探测器(18)的输入端相连;第一光探测器(13)的输出端与第一模/数转换器(14)的输入端相连,第一模/数转换器(14)的输出端与第一单片机(15)相连,第一单片机(15)与数/模转换器(16)的输入端相连,数/模转换器(16)的输出端与加法电路(32)的一个输入端相连,加法电路(32)的输出端与压电陶瓷驱动器(17)的输入端相连,压电陶瓷驱动器(17)的输出端与PZT压电陶瓷(7)相连;第五光耦合器(27)的10%输出端与第六光耦合器(28)的一个输入端相连,第六光耦合器(28)的另一输入端与无水乙醇填充光子晶体光纤(29)的一端相连,无水乙醇填充光子晶体光纤(29)的另一端与第六光耦合器(28)的一个输出端相连,第六光耦合器(28)的另一输出端与第三光探测器(30)的输入端相连,第三光探测器(30)的输出端与放大电路(31)的输入端相连,放大电路(31)的输出端与加法电路(32)的另一输入端相连;第二光探测器(18)的输出端与第二模/数转换器(19)的输入端相连,第二模/数转换器(19)的输出端与第二单片机(20)相连,第二单片机(20)与电平转换芯片(21)相连,电平转换芯片(21)与可调光纤延迟线(22)的RS232接口相连,可调光纤延迟线(22)的输出端与第二光耦合器(8)的一个50%输出端相连,第二光耦合器(8)的另一个50%输出端与第二光隔离器(23)的输入端相连,第二光隔离器(23)的输出端与色散补偿光纤(24)的一端相连,色散补偿光纤(24)的另一端与黑磷可饱和吸收体(25)的一端相连;黑磷可饱和吸收体(25)的另一端与单模光纤(26)的一端相连,单模光纤(26)的另一端与可调光纤延迟线(22)的输入端相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492336.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