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热管散热的金刚石地质取心钻头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93877.2 | 申请日: | 201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200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郭威;唐琼琼;高科;阎玉英;李博;周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10/61 | 分类号: | E21B10/61;E21B12/00;E21B10/54;E21B10/42;E21B25/00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 22206 | 代理人: | 李晓莉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利用热管散热的金刚石地质取心钻头,属于地质钻探技术领域,包括钻头胎体、钢体、水口、热管和导热柱,所述钻头胎体与钢体连接,钻头胎体由胎体工作层和胎体过度层组成,在钢体上沿轴向开设有钢体螺纹孔;所述水口开设在钻头胎体上并将钻头胎体分隔成若干刀翼,且在刀翼上对应钢体螺纹孔位置开设有沿刀翼轴向贯穿的胎体螺纹孔;所述热管分为蒸发段和冷凝段两部分,且蒸发段安装在胎体螺纹孔内,冷凝段安装在钢体螺纹孔内,在热管内注入有工质;所述导热柱与热管螺纹连接构成传热部件,导热柱安装在胎体螺纹孔内,且导热柱高度与胎体工作层高度相等,本发明提及的钻头结构设计起到双重散热降温的效果,加快金刚石钻头胎体底部的冷却。 | ||
搜索关键词: | 钢体 钻头胎体 螺纹孔 胎体 导热柱 热管 刀翼 金刚石地质 胎体工作层 取心钻头 热管散热 冷凝段 蒸发段 水口 地质钻探技术 金刚石钻头 螺纹孔位置 传热部件 高度相等 螺纹连接 双重散热 轴向贯穿 钻头结构 过度层 轴向 分隔 冷却 | ||
【主权项】:
1.一种利用热管散热的金刚石地质取心钻头,其特征是:包括钻头胎体(1)、钢体(2)、水口(3)、热管(4)和导热柱(5),所述钻头胎体(1)与钢体(2)连接,其中钻头胎体(1)由胎体工作层(11)和胎体过度层(12)组成,在所述钢体(2)上沿轴向开设有钢体螺纹孔;所述水口(3)开设在钻头胎体(1)上并将钻头胎体(1)分隔成若干刀翼,且在刀翼上对应钢体螺纹孔位置开设有沿刀翼轴向贯穿的胎体螺纹孔;所述热管(4)分为蒸发段(41)和冷凝段(42)两部分,且蒸发段(41)安装在胎体螺纹孔内,冷凝段(42)安装在钢体螺纹孔内,在热管(4)内注入有工质;所述导热柱(5)与热管(4)螺纹连接构成传热部件,导热柱(5)安装在胎体螺纹孔内,且导热柱(5)高度与胎体工作层(11)高度相等;每个刀翼沿环向均匀分布有三个传热部件,三个传热部件的长度相等,每组对称刀翼上的三个传热部件长度保持一致,其中相邻刀翼上的三个传热部件不等长;所述传热部件从刀翼顶部贯穿至钢体(2)的内部;所述热管(4)为闭式螺纹加强重力热管,其形状为圆柱体,材质采用铜质;所述导热柱(5)为石墨柱、铜柱或铜合金柱;同一刀翼上三个长度相等的传热部件,分布在两侧的传热部件中的热管为高温热管,位于中间的传热部件中的热管为中温热管;所述高温热管内部注入的工质选自液态金属钠或液态金属钾中的一种;所述中温热管内部注入的工质为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493877.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