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铌酸锂集成器件的偏振性能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11150.2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48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杨军;侯成城;喻张俊;张浩亮;苑勇贵;彭峰;李寒阳;苑立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1/02 | 分类号: | G01M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多功能铌酸锂集成器件的偏振性能测量方法。同时对波导芯片消光比、光纤的耦合串音、波导输入输出端光纤的分布式消光比进行测量;利用不同偏振角度的起偏器和检偏器对波导进行多次测量,得到波导输入/输出端光纤内部的串扰数据,计算串扰数据的能量分布曲线,得到光纤的分布式消光比;测量得到带有芯片消光比、耦合串音信息的干涉图样,利用干涉图样中左右对称的干涉峰测量消光比和串音,判断左右两端测量结果的差值是否满足要求,如果差值较大需要重新测量,直至结果符合要求为止。该方法充分利用白光干涉精度高,动态范围大的特点,对探测到的偏振串扰数据进行测量,使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铌酸锂 集成 器件 偏振 性能 测量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多功能铌酸锂集成器件的偏振性能测量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一、测量Y波导输入光纤(205)、Y波导输出光纤(209)、45°起偏器尾纤(223)、45°检偏器(227)尾纤(226)、0°检偏器(225)尾纤(224)的长度,得到数据Lin,Lout,Lw‑in,Lw1‑out Lw2‑out;将45°起偏器尾纤(223)与Y波导输入光纤(205)进行0°~0°对准焊接、焊点为第一焊点(204);将0°检偏器尾纤(224)与Y波导输出光纤(209)进行0°~0°对准焊接、焊点为第二焊点(210);步骤二、将45°起偏器(222)和0°检偏器(225)接入到分布式光纤偏振串扰测量装置中;打开宽谱光源(201),驱动光程扫描器(214),使用光学相干域偏振测量装置测量Y波导输入端光纤的分布式偏振串扰数据V1(x);步骤三、将第一和第二焊点(204、210)进行分离,同时将45°起偏器(222)与0°检偏器(225)进行对换,重新焊接,焊接角度均为0°~0°;打开干涉仪,进行光程扫描,测量得到Y波导输出光纤的分布式偏振串扰数据V2(x);步骤四、将0°检偏器(225)换成45°检偏器(227),并将45°检偏器(227)尾纤(226)与Y波导输出光纤(209)、45°起偏器尾纤(223)与Y波导输入光纤(205)进行0°~0°对准焊接,测量得到波导器件的干涉图样V3(x);步骤五、利用测量得到的V1(x)、V2(x),V3(x),测量Y波导输入光纤(205)、Y波导输出光纤(209)的分布式消光比,同时计算得到两个光纤耦合点(206、208)的串音以及Y波导芯片(207)的消光比,测量Y波导的输入输出光纤的分布式消光比的方法为:(1)、根据测量得到的光纤长度Lin,Lw‑in,找出偏振串扰数据V1(x)中两个光纤耦合点(206、208)对应的两个干涉峰(602、601);测量主峰(603)半高全宽的宽度W603和峰值处的位置P603,利用公式Y603‑1=P603‑2×W603和Y603‑2=P603+2×W603分别计算出主峰完整宽度的左右端点位置;(2)、重复步骤(1),利用公式Y601‑1=P601‑2×W601和Y601‑2=P601+2×W601、Y602‑1=P602‑2×W602和Y602‑2=P602+2×W602分别得到两个干涉峰(601、602)的完整干涉峰左右端点处的位置Y601‑1、Y601‑2、Y602‑1和Y602‑2,对位置Y601‑2到Y602‑1的干涉结果用公式(1)表示:
得到Y波导输入光纤(205)对应的串扰数据的分布式能量曲线;再利用公式计算(1)得到主峰处的能量E603,利用公式(2)表示:
得到Y波导输入光纤(205)的分布式消光比;(3)、重复步骤(1)‑(2),利用串扰数据V2(x)得到Y波导输出光纤(209)的分布式消光比;得到两个光纤耦合点(206、208)的串音以及Y波导芯片(207)的消光比的方法为:(1)、计算得到第一、第二、第四、第六、第八、第十、第十一干涉峰(701、702、704、706、708、710、711)完整宽度的左右端点位置Z70i‑1和Z70i‑2,利用公式(1)计算每个干涉峰的能量,利用公式(2)计算耦合点的串音;(2)、对比第一干涉峰(701)与第十一干涉峰(711)、第二干涉峰(702)与第十干涉峰(710)、第四干涉峰(704)与第八干涉峰(708)计算得到的消光比的差值是否小于1dB,如果小于1dB,耦合点的串音表示为左右测量结果的平均值,如果大于1dB,重新计算干涉峰的完整宽度的左右端点位置,再计算消光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511150.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