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双油路燃油输送和雾化的内置式燃油总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11954.2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405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卢铭涛;邹玉翠;万兆宝;潘世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贵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3R3/38 | 分类号: | F23R3/38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550081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用于双油路燃油输送和雾化的内置式燃油总管,由总管(1)和喷嘴(2)组成,通过带球体的支柱(3)固定燃油总管,通过喷嘴壳体(4)将主油路供油管(5)和副油路供油管(6)联接,通过外罩(7)和隔热层(8)实现管道的热防护,通过带螺纹油滤的衬套(9)和副油滤(10)表面的螺纹结构实现燃油的过滤及其稳定流动,通过旋流器(11)和喷口旋流器(12)上的旋流槽实现燃油的离心雾化,通过气罩(13)上的斜向进气孔减少喷嘴的积碳。该燃油总管可以满足双油路不同供油特性的需求,且具有雾化效果好、结构紧凑、质量小、燃油重力影响小、喷嘴端面不易积碳、不易受到燃油流动不稳定性的影响,适用于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燃烧室的使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油路 燃油 输送 雾化 内置 总管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双油路燃油输送和雾化的内置式燃油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式燃油总管由总管(1)和喷嘴(2)组成;总管(1)由带球体的支柱(3)、喷嘴壳体(4)、主油路供油管(5)、副油路供油管(6)、外罩(8)、隔热层(9)、带螺纹油滤的衬套(7)、主油路弯管接头(14)、副油路弯管接头(15)、主油路三通管接头(16)和副油路三通管接头(17)组成;喷嘴(2)由副油滤(10)、旋流器(11)、喷口旋流器(12),锁圈(18)、主油路喷口(19)和气罩(13)组成;所述内置式燃油总管通过5个带球体的支柱(3)固定于设备外,带球体的支柱中的球体在支柱内可以自由转动,支柱的收口可以避免其脱落,带球体的支柱(3)通过螺纹与喷嘴壳体(4)连接在一起,各喷嘴壳体之间通过钎焊的方式连接有主油路供油管(5)和副油路供油管(6),在主油路供油管上缠有隔热层(9),在喷嘴壳体(4)、主油路供油管(5)和副油路供油管(6)外安装有外罩(8),所述外罩(8)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喷嘴壳体(4)上,带螺纹油滤的衬套(7)通过钎焊的方式固定在喷嘴壳体(4)中,在带螺纹油滤的衬套(7)内浮动有副油滤(10),带螺纹油滤的衬套(7)与喷嘴壳体(4)安装喷口旋流器(12)的一端通过锁圈(18)与喷口旋流器(12)连接,通过螺纹连接安装旋流器(11),所述旋流器(11)还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喷口旋流器(12)内,且其带旋流槽的端面与喷口旋流器(12)内表面紧密贴合,主油路喷口(19)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喷嘴壳体(4)上,其内表面与喷口旋流器(12)带旋流槽的表面紧密贴合,气罩(13)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主油路喷口(19)上,主油路三通管接头(16)下端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有主油路弯管接头(14),主油路三通管接头(16)两端分别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有主油路供油管(5),副油路三通管接头(17)下端也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有副油路弯管接头(15),两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分别连接有副油路供油管(6)。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贵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发贵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511954.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