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层冷却的高炉冷却壁及其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21659.5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34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朱童斌;李以则;庆辉;李振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市润通冶金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7/10 | 分类号: | C21B7/10;B22C9/24;B22C9/02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平静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暂无信息 | 说明书: | 暂无信息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冷却的高炉冷却壁及其加工工艺,属于冷却壁领域。本发明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一、冷却壁木模制作;二、砂型制作及冷却水管的排布:将冷却壁木模放入砂箱中,振实型砂造型,取出冷却壁木模形成型腔,将冷却水管排布在该型腔内;冷却水管包括第一冷却水管、第二冷却水管和第三冷却水管;三、向型腔中注入钢液开始浇铸;四、浇铸后冷却成型。本发明克服冷却壁容易发生冷却水管熔穿的不足,通过在冷却壁内铺设多层冷却管增强冷却效果,并严格控制加工过程,有效防止冷却水管熔穿,使其达到“熔而不化”且“无缝隙熔合”的技术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水管 冷却壁 多层冷却 木模 高炉冷却壁 排布 浇铸 技术效果 冷却效果 砂型制作 后冷却 无缝隙 放入 钢液 腔内 熔合 砂箱 振实 成型 取出 铺设 造型 制作 | ||
【主权项】:
1.一种多层冷却的高炉冷却壁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冷却壁木模制作:按照冷却壁本体(1)的结构形状制作冷却壁木模;步骤二、砂型制作及冷却水管的排布:将冷却壁木模放入砂箱中,振实型砂造型,然后取出冷却壁木模形成型腔,将冷却水管排布在该型腔内;冷却水管包括第一冷却水管(102)、第二冷却水管(103)和第三冷却水管(104),其中第二冷却水管(103)和第三冷却水管(104)铺设于同一层,第二冷却水管(103)向靠近型腔长度方向的一端呈横向蛇形分布,第三冷却水管(104)向靠近型腔长度方向的另一端呈横向蛇形分布,第一冷却水管(102)单独设于一层,第一冷却水管(102)沿型腔长度方向从一端延伸到另一端呈纵向蛇形分布;铺设的每层冷却水管下部均间隔点焊固定有冷铁(111);冷铁(111)为片状结构,固定于冷却水管平直段下部的冷铁(111)为长方体片状结构;冷却水管平直段下部的冷铁(111)倾斜设置,且与水平面之间夹角α为5°~10°,冷却水管平直段下部相邻两块冷铁(111)倾斜方向相对,多片冷铁(111)在冷却水管平直段下部沿冷却水管平直段轴线方向为对称,形成间隔反向式设置;冷铁(111)的厚度H1为冷却水管壁厚H2的1/2~2/3;长方体片状的冷铁(111)单片长度为5~6cm,宽度为4~5cm,冷却水管平直段下部均匀间隔设有至少一块冷铁(111),冷却水管平直段下部冷铁(111)的总长度L1为冷却水管平直段长度L2的1/35~1/20;步骤三、向型腔中注入钢液开始浇铸,钢液流动方向为由下向上逐渐浇铸;步骤四、浇铸后冷却成型:浇铸结束后先自然冷却20~24h,再开箱自然冷却2~3h,冷却壁本体(1)成型,取出冷却壁本体(1)并做后续清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市润通冶金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市润通冶金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521659.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