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晶硅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27688.2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605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武志军;刘伟;刘学;张全顺;张文霞;尚伟泽;王岩;李建弘;张雪囡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中环光伏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30B15/14 | 分类号: | C30B15/14;C30B29/06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李成运 |
地址: | 010070 内蒙古***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单晶硅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该阶段坩埚埚底处于加热器本体低温区;2)、抽空:利用真空系统将热场内氧气抽干,同时充入氩气作为保护气体;3)、化料:坩埚内硅料开始出现熔体硅后,将坩埚上移至埚底处于高温区下部区域;4)、塌料:当未熔硅全部漂浮在硅液中时,升高坩埚直至坩埚顶部高出加热器本体的短加热片长度的1/5;5)、温度稳定化节段:6)、引晶。本发明所述单晶硅生产方法中,通过调整坩埚和加热器相对位置,避免硅料熔化前期出现再次结晶风险,同时,保证拉晶时,埚内液面处于高温区,这样拉晶时功耗会降低,功耗降低会较弱石英坩埚和熔体硅的反应,进而可以降低氧含量。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热器 应用 单晶硅 生产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单晶硅生产方法,该单晶硅生产中使用的加热器包括一体成型的圆筒状加热器本体(1),所述加热器本体(1)由多个长加热片(11)和多个短加热片(12)通过连接片(14)交替串联围合而成,所述长加热片(11)和所述短加热片(12)等宽且顶部平齐设置,所述加热器本体上部为高温区,其下部为低温区,每个长加热片(11)和其相邻的短加热片(12)间形成有间隙(13),每一个长加热片(11)顶部沿加热器本体(1)径向开设有一第一通槽(111),每一个短加热片(12)顶部沿加热器本体(1)径向开设有一第二通槽(121),第一通槽(111)槽深大于第二通槽(121)槽深,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将加热器本体(1)放于热场内,将一定量的固态硅原料装于坩埚(2)内,利用举升装置调整坩埚(2)和加热器本体(1)相对位置,保证坩埚(2)顶部相对于加热器本体(1)顶部低60‑70mm,此时坩埚(2)埚底处于加热器本体(1)低温区;2)、抽空:利用真空系统将热场内氧气抽干,同时充入氩气作为保护气体;3)、化料:对加热器本体(1)通电加热,坩埚(2)内硅料开始出现熔体硅后,通过热场内的举升装置将坩埚(2)上移45‑65mm,此时埚底处于高温区下部区域;4)、塌料:坩埚(2)内固态硅继续熔化,当未熔硅全部漂浮在硅液中时,升高坩埚(2)直至坩埚(2)顶部高出加热器本体(1)的短加热片长度的1/5;5)、温度稳定化阶 段:坩埚(2)内硅料整体熔化呈液态时,控制热场内温度不变,提升坩埚(2)位置直至埚内液面距离加热器本体(1)顶部的距离为短加热片长度的3/10,此时液面位于高温区上部区域,在该温度下坩埚位置保持不变1‑2小时;6)、引晶:调整热场温度,对坩埚(2)内硅液进行引晶生产,引晶过程中保持坩埚(2)内液面处于高温区,且继续保持坩埚(2)内液面距离加热器本体(1)顶部的距离为短加热片长度的3/10间;7)、放肩转肩:对引晶后的硅棒进行放肩转肩生产,放肩转肩生产中,保持坩埚(2)内液面距离加热器本体(1)顶部的距离为短加热片长度的3/10间;8)、等径:保持步骤7)中坩埚位置不变进行等径生产,等径50mm后利用举升装置开始逐渐提升坩埚位置,待等径200mm时将坩埚位置步骤7)基础上上升2‑10mm,保证埚内液面位于处于高温区的拉晶设定位置,即拉晶生产中光圈设定位置,保持坩埚(2)内液面和加热器本体(1)顶部该距离不变直至等径结束;9)、收尾;10)、停炉冷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中环光伏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中环光伏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527688.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角琴制音器(C1)
- 下一篇:茶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