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用超高强热成形钢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60144.6 | 申请日: | 2017-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543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赵爱民;郭辉;刘伟;孙绍恒;印珠凯;裴伟;王家星;曾清华;吴起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38/04 | 分类号: | C22C38/04;C22C38/34;C22C38/26;C22C38/32;C22C38/38;C22C38/06;C21D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用超高强热成形钢的制备方法,属于高强钢技术领域。将冲压成形与低温贝氏体等温相结合,综合利用微合金细化、控轧控冷细化、预变形和低温贝氏体等温等细化技术,获得由无碳化贝氏体、少量的块状残余奥氏体和体积分数小于10%的马氏体组成的超细组织,其抗拉强度为1500~2200MPa,延伸率为10~20%。超高强钢的制备工艺流程为:冶炼→连铸→热轧→裁剪→热冲压成形→低温贝氏体等温。热冲压成形时,首先将裁剪好的热轧板重新加热至Ac3+50℃奥氏体化,保温0.5~1h,而后立即移至热冲压设备上进行冲压成形,利用热冲压模具的快冷淬火作用,将过冷奥氏体冷却至Ms点之下并等温0.5~1min,迅速放入200~300℃的盐浴炉或电阻炉中等温4~6h,进行等温贝氏体转变,后取出空冷至室温。 | ||
搜索关键词: | 贝氏体 细化 制备 热冲压成形 冲压成形 热成形钢 超高强 汽车用 裁剪 贝氏体转变 残余奥氏体 过冷奥氏体 热冲压模具 热冲压设备 奥氏体化 超高强钢 控轧控冷 体积分数 工艺流程 电阻炉 高强钢 马氏体 热轧板 微合金 盐浴炉 延伸率 预变形 淬火 超细 放入 空冷 快冷 连铸 碳化 加热 热轧 保温 冷却 冶炼 取出 | ||
【主权项】:
1.一种汽车用超高强热成形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热冲压成形与低温贝氏体等温相结合的制备工艺,综合利用微合金细化、控轧控冷细化、预变形和低温贝氏体等温综合细化技术,获得超细结构的微观组织;热成形钢的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为:C:0.5~0.6%,Mn:0.5%~2%,Si:1.5~2.5%,Cr:1~3%,Al:1~2%,Nb:0.01~0.03%,B:0.001~0.005%,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制备工艺流程为:冶炼→连铸→热轧→裁剪→热冲压成形→低温贝氏体等温,获得不同厚度1.5~3mm的热轧板;热冲压成形时,首先将裁剪好的热轧板 重新加热至Ac3+50℃进行奥氏体化,保温0.5~1h,而后立即移至热冲压设备上进行冲压成形,利用热冲压模具的快冷淬火作用,将过冷奥氏体冷却至Ms以下5~10℃并等温0.5~1min,发生马氏体转变,产生体积分数小于10%的马氏体;随后将热冲压成形件迅速放入到220~300℃的盐浴炉或电阻炉中等温4~6h,进行等温贝氏体转变;然后取出空冷至室温,得到最终的产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560144.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