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富硒桑茶的栽培管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62997.3 | 申请日: | 2017-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066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殷浩;王丽;刘刚;王香君;叶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蚕业科技开发总公司;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9/10 | 分类号: | A01G9/10;A01G17/00;C05G3/00;C05G3/02;C05G3/04;C05G3/06;C05F17/00;C05G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637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硒桑茶的栽培管理方法,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该栽培管理方法是选择阳坡、酸性砖红壤的缓坡山地等高种植,将桑树苗按行列间距为75*100‑110cm 种植,所述桑树苗的种植深度为35cm,在桑树苗所在的缓坡山地间每隔2‑3 行且每隔2‑3 列挖坑,使坑的深度达到40cm,在所述坑内设置缓释装置,每两周向每个所述缓释装置中灌400‑450ml 的富硒营养液,在桑叶采摘前两个月,每隔半个月为所述桑树施加有机硒肥,每亩桑树施加100kg 的有机硒肥。本发明得到的桑茶叶的硒含量高,能够充分满足人们对硒的需求,而且该方法中桑树对硒的吸收率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富硒桑茶 栽培 管理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富硒桑茶的栽培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桑树苗的种植:选择阳坡、酸性砖红壤的缓坡山地等高种植,将桑树苗按行列间距为75*100‑110cm种植,所述桑树苗的种植深度为35cm,在桑树苗所在的缓坡山地间每隔2‑3行且每隔2‑3列挖坑,使坑的深度达到40cm,在所述坑内设置缓释装置,每两周向每个所述缓释装置中灌400‑450ml的富硒营养液,之后将所述缓释装置上端密封,所述富硒营养液的制作方法为:将50重量份的水、8‑10重量份的硒酸钾、2‑5重量份的生化黄腐酸钾和15‑20重量份的沼液混合均匀,并加入1‑3重量份的粪便发酵剂,在35℃下发酵2‑3天,即得所述富硒营养液;其中,所述缓释装置的纵向截面呈梯形,其上方为敞口状,所述缓释装置的高度为50cm,所述缓释装置由内向外依次包括:厚度为3‑5cm的聚乙烯醇层、厚度为5‑6cm的客土层以及厚度为2‑3cm的烁石层;桑树肥料的施加:有机硒肥的施加,在桑树采摘前两个月,每隔半个月为所述桑树施加有机硒肥,每亩桑树施加100kg的有机硒肥;所述有机硒肥的制作方法为:步骤一、将100重量份的豆渣、20‑25重量份的粪便、6‑8重量份的硒矿石、5‑8重量份的生物蛋白以及0.1重量份的纤维素降解菌混合均匀,加水润湿,在35℃‑45℃下发酵18天,得第一发酵产物;步骤二、将第一发酵产物过滤,得第一滤渣和第一滤液,将所述第一滤液冷藏,将第一滤渣粉碎至粒径为5‑8mm,平均分成四份分别加入四个发酵装置中,每份中加入糖蜜酵母进行发酵,四个发酵装置的温度分别控制为25℃、38℃、45℃和50℃,发酵3‑5天后,取出所述第一滤液,将其平均分成10份,向25℃的发酵装置中加入1份第一滤液,向38℃的发酵装置中加入2份第一滤液,向45℃的发酵装置中加入3份第一滤液,向50℃的发酵装置中加入4份第一滤液,继续发酵20‑25天,然后取出,将25℃下的发酵产物、38℃下的发酵产物、45℃下的发酵产物和50℃下的发酵产物按质量比为1:2:2:1混合,即得所述有机硒肥;其中,在加入糖蜜酵母发酵过程中,每两天翻搅一次,并每隔四天向每个发酵装置中加入0.5‑0.6重量份的富硒酵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蚕业科技开发总公司;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四川省蚕业科技开发总公司;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562997.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