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换热管角焊缝射线数字成像安装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67535.0 | 申请日: | 2017-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97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梁丽红;郑晖;祝先胜;程保良;代淮北;李伟;张宝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国核电站运行服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3/04 | 分类号: | G01N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11121 | 代理人: | 李有浩 |
地址: | 1000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热管角焊缝射线数字成像安装平台,所述平台是专用于安装换热器角焊缝射线数字成像自动检测系统中的数字成像系统(5)的。其包括有支撑单元(1)、升降单元(2)、旋转单元(3)和角度控制单元(4);升降单元(2)固定在支撑单元(1)上,旋转单元(3)和角度控制单元(4)固定在升降单元(2)上。本发明平台能实现数字成像系统(5)的插入、拔出、定角度旋转、插入到位检测、孔位之间的移动等功能。通过与支撑单元(1)、升降单元(2)、旋转单元(3)和角度控制单元(4)的配合,可实现换热器角焊缝的全自动射线数字成像检测。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管 焊缝 射线 数字 成像 安装 平台 | ||
【主权项】:
1.一种换热管角焊缝射线数字成像安装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角焊缝射线数字成像安装平台由支撑单元(1)、升降单元(2)、旋转单元(3)和角度控制单元(4)组成;所述换热管角焊缝射线数字成像安装平台用于实现对数字成像系统(5)进行支撑和动作调节;支撑单元(1)由立板(1A)、上底板(1B)和下底板(1C)组成;升降单元(2)由移动台板(2A)、A导杆(2B)、B导杆(2C)和升降气缸(2D)组成;旋转单元(3)由轴承套筒(3A)、旋转轴壳(3B)、滚珠轴承(3C、3D)、锁紧螺母(3E、3F)和摆动气缸(31)组成;角度控制单元(4)由DA挡块(4A)、DB挡块(4B)和单作动气缸(4D)组成;旋转轴壳(3B)上设有旋转轴(3B1)、支撑板(3B2)和摆臂(3B3),旋转轴(3B1)置于支撑板(3B2)的下方,摆臂(3B3)置于支撑板(3B2)的一侧;旋转轴(3B1)的中部是CB通孔(3B4),CB通孔(3B4)的下端设有用于与摆动气缸输出轴(32)固定的键槽(3B41);旋转轴(3B1)上设有用于套接CA滚珠轴承(3C)的CA轴段(3B11)、用于套接CB滚珠轴承(3D)的CB轴段(3B12)、用于套接CA锁紧螺母(3E)和CB锁紧螺母(3F)的CC轴段(3B13),CC轴段(3B13)与CB轴段(3B12)之间设有用于放置卡簧的凹槽(3B14);立板(1A)安装在上底板(1B)与下底板(1C)之间;摄像头(11)固定在立板(1A)的侧面,快速对接接头(12)固定在立板(1A)的夹持块(1A2)上;升降单元(2)的A导杆(2B)与B导杆(2C)固定在上底板(1B)与下底板(1C)之间;升降单元(2)的升降气缸(2D)固定在下底板(1C)的下方;升降单元(2)的移动台板(2A)通过直线轴承(2B1、2B2、2C1、2C2)套接在A导杆(2B)与B导杆(2C)上;所述移动台板(2A)上设有安装参考导向杆(6)下端的通孔、安装行程开关(7)的通孔;所述移动台板(2A)上方安装有旋转轴壳(3B),旋转轴壳(3B)上固定有数字成像系统(5);数字成像系统(5)上插接有棒阳极(33)的下端,棒阳极(33)的上端和参考导向杆(6)的上端分别插入工件(8)的各自通孔中;所述移动台板(2A)的下方安装有升降气缸(2D)和单作动气缸(4D);角度控制单元(4)的DA挡块(4A)与DB挡块(4B)固定在移动台板(2A)的上面板上,且单作动气缸(4D)的浮动挡轴(4C)穿过移动台板(2A)的BB通孔(2A2)后与旋转轴壳(3B)的摆臂(3B3)接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国核电站运行服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国核电站运行服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567535.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