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蒸发压力氨水浓度可调型动力/制冷联合循环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81447.6 | 申请日: | 2017-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81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华君叶;段媛媛;徐琼;刘尊迪;李孟洋;廖以燕;赵孝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B15/04 | 分类号: | F25B15/04;F25B49/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 | 代理人: | 沈进 |
地址: | 21002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蒸发压力氨水浓度可调型动力/制冷联合循环装置,由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第一预热器、气液分离器、透平机、回热器、第二预热器、低压吸收器、高压吸收器、低压氨泵、中压氨泵、高压氨泵、过冷器、制冷蒸发器、溶液储罐组成。本发明解决了中低品位热源利用率低、循环效率低、㶲损较大、输出单一等问题,该发明可用于地热能、余热等中低品位热源,经过该循环装置可实现冷热电三联产,双蒸发器对热源进行梯级利用进而提高了热源利用率和动力系统循环效率,通过溶液储罐达到调节浓度的目的,可广泛用于发电/制冷领域。 | ||
搜索关键词: | 蒸发 压力 氨水 浓度 可调 动力 制冷 联合 循环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双蒸发压力氨水浓度可调型动力/制冷联合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第一蒸发器(1)、第二蒸发器(2)、第一预热器(3)、气液分离器(4)、透平机(5)、回热器(6)、第二预热器(7)、低压吸收器(8)、高压吸收器(9)、低压氨泵(10)、中压氨泵(11)、高压氨泵12)、过冷器(13)、制冷蒸发器(14)组成;所述第一蒸发器(1)上设有热源流体进口、热源流体出口、工作溶液进口和工作溶液出口,所述第二蒸发器(2)上设有热源流体进口、热源流体出口、工作溶液进口和工作溶液出口,其中第一蒸发器(1)上热源流体出口与第二蒸发器(2)热源流体进口连接,第二蒸发器(2)热源流体出口与大气环境相连;所述第一预热器(3)为两股流换热器,一股通稀溶液,设有稀溶液进、出口,一股通工作溶液,工作溶液进口和工作溶液出口;所述透平机(5)上设有高压段工作溶液进口、中低压段工作溶液进口和工作溶液出口;所述气液分离器(4)上设有基本溶液进口、富氨气体出口和稀溶液出口;所述回热器(6)上设有基本溶液进口、基本溶液出口、工作溶液进口和工作溶液出口;所述第二预热器(7)为两股流换热器,一股通富氨蒸汽,设有富氨蒸汽进、出口,一股通工作溶液,设有工作溶液进、出口;所述过冷器(13)上设有工作溶液进口、工作溶液出口、冷量进口、冷量出口;第一蒸发器(1)的工作溶液出口和第二蒸发器(2)的工作溶液出口分别通过管道与透平机(5)高压段工作溶液进口、中低压段工作溶液进口连接;透平机(5)的工作溶液出口通过管道与回热器(6)的工作溶液进口连接,回热器(6)的工作溶液出口通过管道与低压吸收器(8)的进口连接,低压吸收器(8)的出口通过管道与低压氨泵(10)进口连接,低压氨泵(10)的出口通过管道分别与回热器(6)的基本溶液进口和高压吸收器(9)的工作溶液进口连接;回热器(6)的基本溶液出口通过管道与气液分离器(4)的基本溶液进口连接,气液分离器(4)的稀溶液出口通过管道与第一预热器(3)的稀溶液进口连接,第一预热器(3)的稀溶液出口通过管道与低压吸收器(8)的进口连接;气液分离器(4)的富氨气体出口通过管道与第二预热器(7)富氨蒸汽进口连接,第二预热器(7)的富氨蒸汽出口通过管道与高压吸收器(9)的工作溶液进口连接,高压吸收器(9)的工作溶液出口通过管道分别与过冷器(13)的工作溶液进口、第一预热器(3)的工作溶液进口和第二预热器(7)的工作溶液进口连接;过冷器(13)的工作溶液出口通过管道与制冷蒸发器(14)的进口连接,且该管道上设有节流阀;制冷蒸发器(14)的出口与过冷器(13)的冷量进口连接,过冷器(13)的冷量出口与低压吸收器(8)的进口连接;第一预热器(3)的工作溶液出口与第一蒸发器(1)的工作溶液进口连接;第二预热器(7)的工作溶液出口与第二蒸发器(2)的工作溶液进口连接;所述高压氨泵(12)设于高压吸收器(9)的工作溶液出口与第一预热器(3)的工作溶液进口之间的管道上,所述中压氨泵(11)设于高压吸收器(9)的工作溶液出口与第二预热器(7)的工作溶液进口之间的管道上;所述第一预热器(3)与低压吸收器(8)之间的管道、第一蒸发器(1)与透平机(5)之间的管道、第二蒸发器(2)与透平机(5)之间的管道、低压氨泵(10)与高压吸收器(9)之间的管道、中压氨泵(11)与高压吸收器(9)之间的管道上均设有节流阀(17)。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师范大学,未经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581447.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燃型开式吸收机组
- 下一篇:一种基于尾气废热的蓄能型汽车空调制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