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田沟塘一体化联合调控稻田面源污染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05359.5 | 申请日: | 2017-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681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张亮;刘宏斌;翟丽梅;范先鹏;李旭东;胡万里;庄艳华;王洪媛;张富林;王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5D9/12 | 分类号: | G05D9/12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首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9 | 代理人: | 刘牧 |
地址: | 430077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田沟塘一体化联合调控稻田面源污染的方法,涉及农业环境保护技术领域。该方法针对稻田径流水量水质耦合特征,结合现代测量技术、信息搜集传输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实现稻田氮磷径流流失调控与循环利用,达到削减氮磷排放、净化水体、资源回用的目标。本发明的优点是:充分发挥稻田的自净功能,当氮磷浓度高于阈值时,不排或者减少田面水和塘堰水向外排放,延长氮磷在稻田中的停留时间;利用田面和塘堰消纳污染物含量较高的初期降雨径流,将后期多余的、不能消纳的、污染物含量较低的径流,通过外排通道,直接排放,最大限度的减少降雨径流对地表水体的污染。 | ||
搜索关键词: | 田沟塘 一体化 联合 调控 稻田 污染 方法 | ||
【主权项】:
1.田沟塘一体化联合调控稻田面源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下列步骤:a、利用卫星遥感影像和小型无人机航测,结合地面勘察,确定稻田灌排单元的平面布局和空间结构,得到稻田灌排单元中田面(1)、沟渠(2)和塘堰(3)的面积,以及田面(1)水位和塘堰(3)水位所对应的容积;由水稻专家确定适宜水稻生长的各生育期的田面(1)最高水位Lfh和最低水位Lfl;依据地方水环境保护目标确定氮排放阈值Nm和磷排放阈值Pm;b、依据稻田灌排单元的平面布局和空间结构,规划田面(1)和塘堰(3)的通道,用沟渠(2)连通田面(1)和塘堰(3),形成田面‑沟渠‑塘堰循环通道,在沟渠(2)与塘堰(3)连接处设置直接连通到周边河流或湖泊(4)的外排通道(5);c、在田面(1)和塘堰(3)中安装水位传感器(6)和水质传感器(7),在田面(1)与沟渠(2)连接处、沟渠(2)与塘堰(3)连接处、塘堰(3)出水口及外排通道(5)安装闸门(8),在塘堰(3)中安装水泵(9);水位传感器(6)和水质传感器(7)将监测到的信息实时无线传输至信息处理模块(10),信息处理模块(10)无线连接调控决策模块(11),调控决策模块(11)无线连接径流流向流量控制模块(12),径流流向流量控制模块(12)无线控制闸门(8)和水泵(9);d、计算稻田灌排单元汇水面积S、水稻各生育期所对应的田面(1)最高水位Lfh的容积Qfh和最低水位Lfl的容积Qfl、塘堰(3)最高蓄水位Lph的容积Qph和最低蓄水位Lpl的容积Qpl;e、依据气象信息预测的降雨量或预计灌溉水量D调节田面(1)水位Lf和塘堰(3)水位Lp:e1、当D=0、且信息处理模块(10)接收到塘堰水的氮磷浓度高于田面水的氮磷浓度时,信息处理模块(10)指令调控决策模块(11),调控决策模块(11)启动径流流向流量控制模块(12),径流流向流量控制模块(12)无线控制闸门(8)和水泵(9),采取自流或泵提的方式,开始田面‑沟渠‑塘堰的水流循环;当D=0、且信息处理模块(10)接收到塘堰水的氮磷浓度小于或等于田面水的氮磷浓度时,信息处理模块(10)指令调控决策模块(11),调控决策模块(11)终止田面‑沟渠‑塘堰的水流循环;e2、当0<D≤[(Qph-Qp)+(Qfh-Qf)]/(a×S)时,Qp为塘堰(3)实时水位对应的容积、Qf为田面(1)实时水位对应的容积、a为径流系数;在径流产生后,信息处理模块(10)指令调控决策模块(11),调控决策模块(11)启动径流流向流量控制模块(12),径流流向流量控制模块(12)无线控制闸门(8)和水泵(9),采取自流或泵提的方式,将径流全部纳入塘堰(3)和田面(1);e3、当[(Qph-Qp)+(Qfh-Qf)]/(a×S)<D≤[(Qph-Qpl)+(Qfh-Qfl)]/(a×S)时:如果信息处理模块(10)接收到塘堰水和田面水的氮浓度低于氮排放阈值Nm或者磷浓度低于磷排放阈值Pm时,信息处理模块(10)指令调控决策模块(11),调控决策模块(11)启动径流流向流量控制模块(12),径流流向流量控制模块(12)无线控制闸门(8)和水泵(9),采取自流或泵提的方式,提前外排塘堰水和田面水,使塘堰(3)和田面(1)可以利用容积为Qpn和Qfn,Qpn+Qfn=Qph+Qfh-a×D×S;在径流产生后,通过调控决策模块(11)启动径流流向流量控制模块(12),径流流向流量控制模块(12)无线控制闸门(8)和水泵(9),将径流全部纳入塘堰(3)和田面(1);如果信息处理模块(10)接收到塘堰水和田面水的氮浓度等于或高于氮排放阈值Nm或者磷浓度等于或磷排放高于阈值Pm时,不外排塘堰水和田面水;在径流产生后,信息处理模块(10)指令调控决策模块(11),调控决策模块(11)启动径流流向流量控制模块(12),径流流向流量控制模块(12)无线控制闸门(8)和水泵(9),采取自流或泵提的方式,将径流纳入塘堰(3)和田面(1);当塘堰水位和田面水位分别达到Lph和Lfh时,通过外排通道(5),将其余的径流直接外排;e4、D>[(Qph-Qpl)+(Qfh-Qfl)]/(a×S)时:如果信息处理模块(10)接收到塘堰水和田面水的氮浓度低于氮排放阈值Nm或者磷浓度低于磷排放阈值Pm时,信息处理模块(10)指令调控决策模块(11),调控决策模块(11)启动径流流向流量控制模块(12),径流流向流量控制模块(12)无线控制闸门(8)和水泵(9),采取自流或泵提的方式,提前外排塘堰水和田面水,将塘堰(3)和田面(1)分别降低至最低水位Lpl和Lfl,在径流产生后,通过调控决策模块(11)启动径流流向流量控制模块(12),径流流向流量控制模块(12)无线控制闸门(8)和水泵(9),将径流纳入塘堰(3)和田面(1);当塘堰(3)水位和田面(1)水位分别达到Lph和Lfh时,通过外排通道(5),将其余的径流直接外排;如果信息处理模块(10)接收到塘堰水和田面水的氮浓度等于或高于氮排放阈值Nm或者磷浓度等于或高于磷排放阈值Pm时,不外排塘堰水和田面水;在径流产生后,通过调控决策模块(11)启动径流流向流量控制模块(12),径流流向流量控制模块(12)无线控制闸门(8)和水泵(9),将径流纳入塘堰(3)和田面(1);当塘堰(3)水位和田面(1)水位分别达到Lph和Lfh时,通过外排通道(5),将其余的径流直接外排。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605359.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级串联氨吸收塔
- 下一篇:一种从大气量气体流中去除杂质的除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