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喹啉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10756.1 | 申请日: | 2017-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11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陈鲲;肖竹平;马祥;樊静;朱海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15/20 | 分类号: | C07D215/20 |
代理公司: | 江苏银创律师事务所32242 | 代理人: | 何红梅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喹啉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本发明的收率高,安全环保,节能减排,总收率为90.4%,与现有技术(38.7%)相比提高了51.7%,大大降低了反应过程中废弃物的产生,使工艺路线更加的环保。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喹啉 衍生物 合成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喹啉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在室温下,将4‑硝基‑2,6‑二溴苯甲醚溶于10‑20倍质量的乙醇CH3CH2OH中,在磁力搅拌下加入10‑30%的Na2S2O4水溶液,4‑硝基‑2,6‑二溴苯甲醚与Na2S2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6,逐渐升温至50‑60℃之间反应3‑7h,冷却,用2‑4倍水溶液体积的乙酸乙酯AcOEt萃取,共萃取3次,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MgSO4干燥,过滤,蒸去AcOEt,白色固体4‑甲氧基‑3,5‑二溴苯胺;(2)将4‑甲氧基‑3,5‑二溴苯胺溶于10‑20倍质量的CH(OMe)3中,室温下搅拌反应6‑20h,反应完毕,蒸去过量的CH(OMe)3,得白色固体N‑(4‑甲氧基‑3,5‑二溴苯基)甲氧碳酰亚胺;(3)将N‑(4‑甲氧基‑3,5‑二溴苯基)甲氧碳酰亚胺溶于15‑30倍质量的无水甲醇中,加入甲醇钠NaOMe后室温下搅拌15‑45min,再加入4‑甲氧基苯乙酸乙酯,N‑(4‑甲氧基‑3,5‑二溴苯基)甲氧碳酰亚胺、甲醇钠NaOMe和4‑甲氧基苯乙酸乙酯物质的量之比为1﹕1‑4﹕1‑3,继续室温反应,4‑10h,蒸去甲醇,加入与甲醇体积相等的水,搅拌10‑20min,抽滤,干燥,得白色固体N‑(4‑甲氧基‑3,5‑二溴苯基)2‑(4‑甲氧基苯基)‑2‑乙氧羰基乙烯胺;(4)将N‑(4‑甲氧基‑3,5‑二溴苯基)2‑(4‑甲氧基苯基)‑2‑乙氧羰基乙烯胺溶于10‑20倍质量的乙醇CH3CH2OH中,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H2SO4,其N‑(4‑甲氧基‑3,5‑二溴苯基)2‑(4‑甲氧基苯基)‑2‑乙氧羰基乙烯胺与H2SO4的物质的量比为1﹕0.01‑0.1,加毕加热至50‑60℃,搅拌反应6‑18h,冷却,加入水,搅拌30min,过滤的白色固体3‑(4‑甲氧基苯基)‑6‑甲氧基‑5,7‑二溴‑4‑喹啉酮;(5)将3‑(4‑甲氧基苯基)‑6‑甲氧基‑5,7‑二溴‑4‑喹啉酮于的单口瓶中,在磁力搅拌下,加入POCl3,加热回流12h,减压蒸去POCl3,残渣用饱和的NaHCO3碱化,用30mL×4AcOEt萃取,用饱和食盐水洗至中性,用MgSO4干燥,蒸去溶剂,得黄色固体,制得3‑(4‑甲氧基苯基)‑6‑甲氧基‑4‑氯‑5,7‑二溴喹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大学,未经广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610756.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