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下光学传感器防生物附着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20283.3 | 申请日: | 2017-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9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吴正伟;周怀阳;吕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467 | 分类号: | C02F1/467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200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下光学传感器防生物附着装置,包括阴极、外绝缘网、阳极、内绝缘网、被保护传感器、阴极接线柱、阳极接线柱、接线柱压片和接线腔,阴极或阳极为圆柱环形网状结构,外绝缘网或内绝缘网嵌于阴极或阳极圆环内,阴极或阳极和外绝缘网或内绝缘网贴合固定;阴极或阳极一端与阴极接线柱或阳极接线柱一端焊接;内绝缘网内圆柱面与被保护传感器外圆柱面贴合固定;接线腔两端分别连接接线柱压片和水密接插件座;水密接插件座与水密接插件形成轴向密封配合,阴极接线柱和阳极接线柱穿过接线柱压片与接线腔形成密封配合。本发明采用生物附着灭杀强度可控设计,在不同环境下达到很好的防生物附着效果,防止观测数据的漂移,同时不会干扰光学信号。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光学 传感器 生物 附着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水下光学传感器防生物附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阴极(1)、外绝缘网(2)、阳极(3)、内绝缘网(4)、被保护传感器(5)、阴极接线柱(6)、阳极接线柱(7)、接线柱压片(8)、接线腔(9)、水密接插件座(10)及水密接插件(11),其中:阴极(1)为圆柱环形网状结构,其内部直径和外绝缘网(2)外直径相等,外绝缘网(2)嵌于阴极(1)的圆环内,阴极(1)和外绝缘网(2)贴合固定;阴极(1)一端端面与阴极接线柱(6)一端焊接连接;阳极(3)为圆柱环形网状结构,其内圆柱面与内绝缘网(4)的外直径相等,内绝缘网(4)嵌于阳极(3)的圆环内,阳极(3)与内绝缘网(4)贴合固定,阳极(3)一端端面与阳极接线柱(7)一端焊接连接;内绝缘网(4)主体为圆柱环形网状结构,其内圆柱面与被保护传感器(5)的外圆柱面贴合固定;接线腔(9)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接线柱压片(8),另一端通过螺栓与密封端面上装有O型圈的水密接插件座(10)的一端形成轴向密封配合;水密接插件座(10)的另一端面与装有O型圈的水密接插件(11)的密封端面形成轴向密封配合,阴极接线柱(6)和阳极接线柱(7)另一端穿过接线柱压片(8)通过O型圈与接线腔(9)一端形成密封配合,接线腔(9)另一端焊接有导线,所述导线穿过水密接插件座(10)用于与水密接插件(11)的相应导线焊接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620283.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