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一维纳米阵列结构的碲镉汞薄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23235.X | 申请日: | 2017-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417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罗炳威;刘大博;罗飞;周海涛;田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23C14/35 | 分类号: | C23C14/35;C23C14/06;C23C14/58;B82Y40/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梁瑞林 |
地址: | 1000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红外薄膜制备技术,涉及具有一维纳米阵列结构的碲镉汞薄膜制备方法的改进。制备的步骤如下:放置靶材;放置单晶硅基板;调节样品台位置;调节真空室真空度;调节基板温度;调节真空室氩气压强;施加射频功率;溅射沉积碲镉汞薄膜;退火处理。本发明能够形成具有纳米线/棒微观结构的红外薄膜,提高了HgCdTe红外探测薄膜的量子效率,从而提高了HgCdTe材料红外探测的性能;同时,利用双靶溅射能够提高溅射过程中对三元化合物成分的控制能力,缩小了碲镉汞薄膜与靶材成分的固有比例的偏离,保证了HgCdTe红外探测材料的探测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碲镉汞薄膜 制备 纳米阵列结构 红外薄膜 红外探测 靶材 红外探测材料 单晶硅基板 三元化合物 样品台位置 真空室真空 溅射沉积 控制能力 量子效率 射频功率 双靶溅射 探测性能 退火处理 微观结构 氩气压强 纳米线 真空室 基板 溅射 薄膜 偏离 施加 改进 保证 | ||
【主权项】:
1.具有一维纳米阵列结构的碲镉汞薄膜的制备方法,采用磁控溅射仪制备具有一维纳米阵列结构的碲镉汞薄膜,其特征在于,制备的步骤如下:1.1、放置靶材:将碲化镉靶材放入磁控溅射仪的真空室(7)中的第1射频台(1)上,将碲化汞靶材放入磁控溅射仪的真空室(7)中的第2射频台(12)上;碲化镉和碲化汞靶材的纯度必须在99.999%以上;1.2、放置单晶硅基板:首先清洗单晶硅基板,将单晶硅基板放置于烧杯中用丙酮浸没,超声清洗至少5min;取出单晶硅基板放置于另一个烧杯中用酒精浸没,超声清洗至少5min;取出单晶硅基板放置于另一个烧杯中用去离子水浸没,超声清洗至少5min;取出单晶硅基板用去离子水冲洗至少30s,烘干,然后把单晶硅基板放置于样品台(2)上;1.3、调节样品台位置:调节样品台(2)与第1射频台(1)的距离和样品台(2)与第2射频台(12)的距离均为d,d=100mm~120mm;1.4、调节真空室真空度:对真空室(7)抽真空,使真空室(7)内的真空压力不大于1.0×10-4Pa;1.5、调节基板温度:将单晶硅基板加热至100℃~190℃;1.6、调节真空室氩气压强:向真空室(7)中充入氩气,并将氩气压强调节至不大于1Pa;1.7、施加射频功率:在所述单晶硅基板后的阳极(11)与射频台后的两个阴极之间分别施加射频功率,所述射频功率为30W~50W;1.8溅射沉积碲镉汞薄膜:开始碲镉汞薄膜溅射,基板沉积碲镉汞薄膜,沉积时间为1h~2h;1.9、退火处理:将基板加热到100℃~190℃,保温0.5h~1h,自然冷却至室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未经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623235.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