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组装钢结构建筑墙体的装配式系列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27463.4 | 申请日: | 201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34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梅世强;牛犇;吴波;何力;毛子纯;陈伟;刘弘;邵宝丹;王焜;李碧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建投钢结构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74 | 分类号: | E04B2/74;E04B2/76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53106 | 代理人: | 李云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用于组装钢结构建筑墙体的装配式系列构件,包括可选择性装配于钢结构建筑有居中洞口墙体的第一构件、第二构件、第三构件,可选择性装配于有偏置洞口墙体的第五构件、第六构件、第七构件,装配于无洞口墙体的第四构件;选择第一构件、第二构件、第三构件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三种和第五构件、第六构件、第七构件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三种以及第四构件进行组合,构建成完整的钢结构建筑墙体。本发明可提高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装配化效率,减少施工现场的钢构件安装及墙体砌筑工作,降低墙体砌筑、安装难度,系统解决钢结构建筑墙体的开裂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组装 钢结构 建筑 墙体 装配式 系列 构件 | ||
【主权项】:
1.用于组装钢结构建筑墙体的装配式系列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可选择性装配于钢结构建筑有居中洞口墙体的第一构件、第二构件、第三构件,可选择性装配于有偏置洞口墙体的第五构件、第六构件、第七构件,装配于无洞口墙体的第四构件;选择第一构件、第二构件、第三构件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三种和第五构件、第六构件、第七构件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三种以及第四构件进行组合,构建成完整的钢结构建筑墙体;所述第一构件包括分置洞口两侧的内腔灌注有混凝土(G3)的第一结构立柱(G1‑1)、分置洞口上下且两端焊接于第一结构立柱上的横梁(G2)、通过间断焊缝焊接于第一结构立柱内侧的第一防裂限位钢板(G8)、通过间断焊缝焊接于横梁上下两侧的第二防裂限位钢板(G9)、对称浇筑于两根第一防裂限位钢板内侧的第一集料条(G4‑1)及集料条内侧封边薄壁型钢(G5)、浇筑于横梁上下的集料板(G6)及集料板上下封边薄壁型钢(G7);所述的集料条内侧封边薄壁型钢(G5)与横梁(G2)通过角焊缝连接,集料板上下封边薄壁型钢(G7)与集料条内侧封边薄壁型钢(G5)通过角焊缝连接;所述第二构件包括分置洞口两侧的第二结构立柱(G1‑2)、分置洞口上下且两端焊接于第二结构立柱上的横梁(G2)、通过间断焊缝焊接于第二结构立柱内侧的第一防裂限位钢板(G8)、通过间断焊缝焊接于横梁下侧的第二防裂限位钢板(G9)、浇筑于横梁上的集料板(G6)及集料板上下封边薄壁型钢(G7);每根第二结构立柱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内腔灌注有混凝土(G3)的分柱(G1‑2‑1)、间隔焊接于两根分柱之间的一组第一横向连接件(G10‑1)、通过间断焊缝焊接于两根分柱内侧的第三防裂限位钢板(G11)、通过间断焊缝焊接于第一横向连接件上下的第四防裂限位钢板(G12)、浇筑于两根分柱之间的第二集料条(G4‑2),第三防裂限位钢板(G11)两端与第四防裂限位钢板(G12)通过角焊缝连接,集料板上下封边薄壁型钢(G7)两端与两边的第一防裂限位钢板(G8)通过角焊缝连接,第二防裂限位钢板(G9)两端与两边的第一防裂限位钢板(G8)通过角焊缝连接;所述第三构件包括分置洞口两侧的第三结构立柱(G1‑3)、分置洞口上下且两端焊接于第三结构立柱上的横梁(G2)、通过间断焊缝焊接于第三结构立柱内侧的第一防裂限位钢板(G8)、通过间断焊缝焊接于横梁底面的第二防裂限位钢板(G9)、浇筑于横梁下方的集料板(G6)及集料板上下封边薄壁型钢(G7);每根第三结构立柱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内腔灌注有混凝土(G3)的分柱(G1‑2‑1)、间隔焊接于两根分柱之间的一组第二横向连接件(G10‑2)、呈对角焊接于相邻两根第二横向连接件之间的斜撑(G13)、通过间断焊缝焊接于两根分柱内侧的第三防裂限位钢板(G11)、通过间断焊缝焊接于第二横向连接件上下的第四防裂限位钢板(G12)、通过间断焊缝焊接于斜撑(G13)上下两个斜面的第五防裂限位钢板(G14)、浇筑于两根分柱之间的第三集料条(G4‑3),第三防裂限位钢板(G11)一端与第四防裂限位钢板(G12)通过角焊缝连接,另一端与第五防裂限位钢板(G14)通过角焊缝连接;集料板上下封边薄壁型钢(G7)两端与两边的第一防裂限位钢板(G8)通过角焊缝连接;第二防裂限位钢板(G9)两端与两边的第一防裂限位钢板(G8)通过角焊缝连接;所述第四构件包括由两根内腔灌注有混凝土(G3)的方形立柱(G1‑4)和一组间隔设置的横梁(G2)焊接成的矩形框架、焊接于矩形框架内相邻横梁之间的交叉支撑件(G15)、通过间断焊缝焊接于两根立柱(G1‑4)内侧的第三防裂限位钢板(G11)、通过间断焊缝焊接于横梁(G2)顶面和/或底面的第二防裂限位钢板(G9)、通过间断焊缝焊接于交叉支撑件(G15)上下两个斜面的第六防裂限位钢板(G16)、浇筑于矩形框架内的集料板(G6);第三防裂限位钢板(G11)上下两端分别与第六防裂限位钢板(G16)的两端通过角焊缝连接,第二防裂限位钢板(G9)的两端分别与第六防裂限位钢板(G16)的两端通过角焊缝连接;所述第五构件包括分置于洞口两侧的第一结构立柱(G1‑1)和第二结构立柱(G1‑2)、分置洞口上下且两端分别焊接于第一结构立柱和第二结构立柱上的横梁(G2)、通过间断焊缝分别焊接于第一结构立柱和第二结构立柱内侧的第一防裂限位钢板(G8)、通过间断焊缝焊接于横梁上下两侧的第二防裂限位钢板(G9)、浇筑于第一结构立柱的第一防裂限位钢板内侧的第一集料条(G4‑1)及集料条内侧封边薄壁型钢(G5)、浇筑于横梁上下的集料板(G6)及集料板上下封边薄壁型钢(G7);所述第二结构立柱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内腔灌注有混凝土(G3)的分柱(G1‑2‑1)、间隔焊接于两根分柱之间的一组第一横向连接件(G10‑1)、通过间断焊缝焊接于两根分柱内侧的第三防裂限位钢板(G11)、通过间断焊缝焊接于第一横向连接件(G10‑1)上下的第四防裂限位钢板(G12)、浇筑于两根分柱之间的第二集料条(G4‑2),第三防裂限位钢板(G11)两端与第四防裂限位钢板(G12)通过角焊缝连接,集料板上下封边薄壁型钢(G7)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结构立柱的第一防裂限位钢板(G8)和集料条内侧封边薄壁型钢(G5)通过角焊缝连接,第二防裂限位钢板(G9)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结构立柱的第一防裂限位钢板(G8)和集料条内侧封边薄壁型钢(G5)通过角焊缝连接;所述第六构件包括分置于洞口两侧的第一结构立柱(G1‑1)和第三结构立柱(G1‑3)、分置洞口顶部、中部和下部且两端分别焊接于第一结构立柱和第三结构立柱上的三根横梁(G2)、通过间断焊缝分别焊接于第一结构立柱和第二结构立柱内侧的第一防裂限位钢板(G8)、通过间断焊缝焊接于横梁上下两侧的第二防裂限位钢板(G9)、浇筑于第一结构立柱的第一防裂限位钢板内侧的第一集料条(G4‑1)及集料条内侧封边薄壁型钢(G5)、浇筑于横梁上下的集料板(G6)及集料板上下封边薄壁型钢(G7);所述第三结构立柱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内腔灌注有混凝土(G3)的分柱(G1‑2‑1)、间隔焊接于两根分柱之间的一组第二横向连接件(G10‑2)、呈对角焊接于相邻两根第二横向连接件之间的斜撑(G13)、通过间断焊缝焊接于两根分柱内侧的第三防裂限位钢板(G11)、通过间断焊缝焊接于第二横向连接件上下的第四防裂限位钢板(G12)、通过间断焊缝焊接于斜撑上下两个斜面的第五防裂限位钢板(G14)、浇筑于两根分柱之间的第三集料条(G4‑3),第三防裂限位钢板(G11)一端与第四防裂限位钢板(G12)通过角焊缝连接,另一端与第五防裂限位钢板(G14)通过角焊缝连接;集料板上下封边薄壁型钢(G7)的两端分别与两边的第一防裂限位钢板(G8)通过角焊缝连接,第二防裂限位钢板(G9)的两端分别与两边的第一防裂限位钢板(G8)通过角焊缝连接;所述第七构件包括分置于洞口两侧的第二结构立柱(G1‑2)和第三结构立柱(G1‑3)、通过间断焊缝分别焊接于第二结构立柱和第三结构立柱内侧的第一防裂限位钢板(G8)、分置洞口上下且两端分别焊接于第二结构立柱和第三结构立柱上的横梁(G2);所述第二结构立柱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内腔灌注有混凝土(G3)的分柱(G1‑2‑1)、间隔焊接于两根分柱之间的一组第一横向连接件(G10‑1)、通过间断焊缝焊接于两根分柱内侧的第三防裂限位钢板(G11)、通过间断焊缝焊接于第一横向连接件上下的第四防裂限位钢板(G12)、浇筑于两根分柱之间的第二集料条(G4‑2),第三防裂限位钢板(G11)与第四防裂限位钢板(G12)通过角焊缝连接;所述第三结构立柱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内腔灌注有混凝土(G3)的分柱(G1‑2‑1)、间隔焊接于两根分柱之间的一组第二横向连接件(G10‑2)、呈对角焊接于相邻两根第二横向连接件之间的斜撑(G13)、通过间断焊缝焊接于两根分柱内侧的第三防裂限位钢板(G11)、通过间断焊缝焊接于第二横向连接件上下的第四防裂限位钢板(G12)、通过间断焊缝焊接于斜撑上下两个斜面的第五防裂限位钢板(G14)、浇筑于两根分柱之间的第三集料条(G4‑3),第三防裂限位钢板(G11)一端与第四防裂限位钢板(G12)通过角焊缝连接,另一端与第五防裂限位钢板(G14)通过角焊缝连接;集料板上下封边薄壁型钢(G7)的两端分别与两边的第一防裂限位钢板(G8)通过角焊缝连接,第二防裂限位钢板(G9)的两端分别与两边的第一防裂限位钢板(G8)通过角焊缝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建投钢结构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建投钢结构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627463.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