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录播系统中站立人脸检测定位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32091.4 | 申请日: | 201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806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魏伟波;刘小芳;谭璐;季玉瑶;王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T5/00;G06T7/90;H04N5/76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104 | 代理人: | 张世功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智能录播系统领域,涉及一种智能录播系统中站立人脸检测定位的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包括:初始化摄像机录制的视频文件并做帧处理,选择合适的阈值,将差分图像二值化,再对图像进行形态学操作,标记活动区域并以最小外接矩形保留,并对其进行光照补偿,之后再通过肤色检测来筛选掉具有干扰性的活动区域,根据人脸面积占比分类筛选,排除存在肤色但无人脸区域,最后根据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以标记出人脸,该方法设计构思巧妙,检测原理简单,操作使用方便,只通过一台摄像机就能够完成站立人脸检测定位,设备要求低,同时检测结果准确度高,应用环境友好,市场前景广阔。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录播 系统 站立 检测 定位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智能录播系统中站立人脸检测定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初始化摄像机录制的视频文件并做帧处理,获取间隔为5的两帧的图像循环做差得到差分图像D(x,y),即D(x,y)=|fk(x,y)‑fk‑5(x,y)|,其中,fk(x,y)为第k帧图像的灰度值,fk‑1(x,y)为第k‑1帧图像的灰度值,D(x,y)为差分后得到的图像;所述帧差法基本公式为:D(x,y)=|fk(x,y)‑fk‑1(x,y)| (1)(2)选择合适的阈值,将差分图像D(x,y)二值化,得到二值图像R(x,y);T为阈值,R(x,y)为图像阈值化后得到的二值图像;(3)选取圆形结构元素对图像R(x,y)进行形态学操作,在尽量不改变活动区域大小的前提下,消除图像R(x,y)的噪点,以减少干扰的影响,增加检测的准确性;(4)标记步骤(3)中的活动区域并以最小外接矩形保留,记录下每个矩形的坐标和长宽值,用以当某个学生活动较大时来保留一整块的活动区域,避免出现‘碎片’区域,影响检测结果;(5)对步骤(4)获得的最小外接矩形所对应的原图像的每个矩形区域进行光照补偿,用以在光照补偿后的照片上进行肤色检测时,提高检测结果的精确性和准确性;(6)利用基于R、G、B色彩空间的简单阈值肤色识别方法,对每个矩形区域进行肤色检测,若检测结果中不存在肤色区域,则表明不存在人脸,则删除该活动区域;肤色筛选用以排除无关活动区域对站立行为检测的干扰,并提高检测的效率和准确率,肤色筛选之后的活动区域个数明显减少,证明肤色筛选筛掉了具有干扰性的活动区域;(7)对步骤(6)中剩余的活动区域进行人脸检测,读入图像,记录活动区域的坐标值以及长宽,计算活动区域的面积,根据人脸面积占比分类筛选,排除存在肤色但无人脸区域,保存筛选后的图片的矩形区域的坐标、矩形长宽以及读取序号;(8)对步骤(7)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以标记出人脸,具体判断方式为:(a)由于站立是一个连续动作,如果发生站立行为则前后两帧必然存在重叠区域,根据这处理规则来删除不存在重叠的运动区域;(b)分析连续两帧之间以及间隔帧差为5的两帧之间的运动人脸区域的高度差、水平方向的位移和运动过程中人脸占比和人脸的长宽比确定所标记的运动人脸的是否存在站立行为,排除包括左右的晃动和低头抬头小幅度的动作,最后用矩形标记产生站立行为的人脸;由于在整个图片中不同位置存在高度差,为了精确定位站立学生,本发明采取对整幅图像分区的方法,并且利用角度变化作上为辅助量,克服在整个图像中不同区域中本身就存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距离差的问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未经青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632091.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射频层析成像的伪目标识别方法
- 下一篇:防伪处理方法及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