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孔径的多孔刚玉-镁铝尖晶石陶瓷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32852.6 | 申请日: | 201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858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鄢文;齐江涛;陈哲;李楠;李亚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8/08 | 分类号: | C04B38/08;C04B35/10;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42222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火春 |
地址: | 43008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孔径的多孔刚玉‑镁铝尖晶石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将氢氧化铝细粉依次升温至280~450℃和800~1200℃,分别保温,得到高孔隙率的氧化铝粉体。按高孔隙率的氧化铝粉体为60~89wt%、氯化镁溶液为10~25wt%和菱镁矿微粉为0.1~19wt%配料,将高孔隙率的氧化铝粉体置于真空搅拌机中,抽真空至2.0kPa以下,将氯化镁溶液和菱镁矿微粉加入,搅拌,得混合料。将混合料在110~220℃保温,冷却,机压成型,干燥;然后依次升温至800~1200℃和1400~1600℃,分别保温,即得纳米孔径的多孔刚玉‑镁铝尖晶石陶瓷。本发明所制制品的气孔孔径为纳米级,具有体积密度小、导热系数低、强度高、透气度低和抗介质侵蚀能力强的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孔径 多孔 刚玉 尖晶石 陶瓷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纳米孔径的多孔刚玉-镁铝尖晶石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的步骤是:/n步骤一、将氢氧化铝细粉置于高温炉内,先以0.3~1.2℃/min的速率升温至280~450℃,保温1~4小时,再以1.5~2.3℃/min的速率升温至800~1200℃,保温1~5小时,冷却,得到高孔隙率的氧化铝粉体;/n步骤二、按所述高孔隙率的氧化铝粉体为60~89wt%、氯化镁溶液为10~25wt%和菱镁矿微粉为0.1~19wt%配料,将所述高孔隙率的氧化铝粉体置于真空搅拌机中,抽真空至2.0kPa以下,再将所述氯化镁溶液和所述菱镁矿微粉加入所述真空搅拌机中,搅拌10~15分钟,关闭抽真空系统,得到混合料;/n步骤三、将所述混合料在110~220℃条件下保温2~5h,冷却,在30~100MPa条件下机压成型,成型后的坯体于110℃条件下干燥12~36小时;然后将干燥后的坯体置于高温炉内,以1~3℃/min的速率升温至800~1200℃,保温1~4h,再以3~5℃/min的速率升温至1400~1600℃,保温3~8h,冷却,即得纳米孔径的多孔刚玉-镁铝尖晶石陶瓷;/n所述氢氧化铝细粉粒径小于88μm;/n所述菱镁矿微粉粒径小于6μm。/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632852.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