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编码器和解码器的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42809.8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59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杨千帆;杨舒;杨春容;陈见驰;苗家榕;黄丹;杜媛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33 | 分类号: | G01N21/33;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何凡 |
地址: | 610064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编码器和解码器的构建方法,包括:以菁染料溶液或菁染料溶液和双链DNA为模板,H+、钾离子、钠离子和单链DNA为输入因子,以浓度为1‑100×10‑3mol/L,pH=7.0‑9.0的Tris‑HCl缓冲溶液作为一路输入信号,再以输入因子或其组合作为平行输入信号,以二倍体或输入因子诱导产生的菁染料聚集状态作为输出信号,构建编码器或解码器。该编码器和解码器,灵敏度高,开关比大,较容易区分,阈值能达到0.3以下;输出信号易检测,并且检测仪器依赖性小,用吸收/荧光检测器就可以实现,可高效灵敏、简单快速地检测出溶液中的离子浓度。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编码器 解码器 构建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编码器和解码器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菁染料溶液或菁染料溶液和双链DNA为模板,H+、钾离子、钠离子和单链DNA为输入因子,浓度为1‑100×10‑3mol/L,pH=7.0‑9.0的Tris‑HCl缓冲溶液使菁染料形成二倍体,H+诱导菁染料形成J‑聚集体,钾离子诱导菁染料形成H‑聚集体、J‑聚集体或J‑聚集体和H‑聚集体的混合物,钠离子诱导菁染料形成J‑聚集体和H‑聚集体的混合物,单链DNA诱导菁染料形成单体,以浓度为1‑100×10‑3mol/L,pH=7.0‑9.0的Tris‑HCl缓冲溶液作为一路输入信号,再以单独输入因子或其组合作为平行输入信号,以二倍体或输入因子诱导产生的菁染料聚集状态作为输出信号,构建编码器或解码器;其中,H+使用浓度为1‑100×10‑3mol/L,pH=3.0‑6.0的Tris‑HCl缓冲溶液;钾离子浓度为0.5‑120×10‑3mol/L;钠离子浓度为0.5‑30×10‑3mol/L;单链DNA浓度为0.5‑20×10‑6mol/L;双链DNA浓度为0.5‑20×10‑6mol/L;菁染料浓度为1‑20×10‑6mol/L。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642809.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