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遗传算法频率分集共形阵列波束的解耦合方法及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44015.5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570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涛;崔灿;叶秀眺;黑永强;史小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中电科西电科大雷达技术协同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N3/12;H01Q2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长和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7 | 代理人: | 黄伟洪 |
地址: | 710071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雷达天线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频率分集共形阵列距离‑角度波束的解耦合方法及雷达天线,使用全波电磁仿真软件提取频率分集共形阵列天线单元的有源单元方向图,通过构建频率分集共形阵列远场功率方向图,利用遗传算法对阵列单元的激励幅值,激励相位以及阵元间频率增量进行优化,从而实现频率分集共形阵列方向图的主瓣集中于期望的距离‑角度区域,完成频率分集共形阵列距离‑角度波束的解耦合。本发明实现了方向图在期望的距离‑角度域形成主瓣,形成了距离‑角度域的解耦合波束,可用于检测距离‑角度域的目标,并抑制与距离相关的干扰。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遗传 算法 频率 分集 阵列 波束 耦合 方法 天线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频率分集共形阵列距离‑角度波束的解耦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遗传算法的频率分集共形阵列距离‑角度波束的解耦合方法使用全波电磁仿真软件提取频率分集共形阵列天线单元的有源单元方向图;通过构建频率分集共形阵列远场功率方向图,利用遗传算法对阵列单元的激励幅值,激励相位以及阵元间频率增量进行优化,实现频率分集共形阵列方向图的主瓣集中于期望的距离‑角度区域,完成频率分集共形阵列距离‑角度波束的解耦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中电科西电科大雷达技术协同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中电科西电科大雷达技术协同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644015.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畜牧养殖除粪装置
- 下一篇:一种河道污泥重金属污染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