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能量采集的线性搜索式双连接数据分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74025.3 | 申请日: | 2017-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074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吴远;杨晓维;毛浩伟;柴浩涵;钱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52/24 | 分类号: | H04W52/24;H04W52/26;H04W76/15;H04W84/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黄美娟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基于能量采集的线性搜索式双连接数据分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BS的覆盖范围下总共有I个移动用户,同时部署了单个小蜂窝辅助网络接入点AP通过“双连接”为MUs提供数据分流服务,提出了一种满足MU的QoS同时,通过最小化MU的能量功率以实现最优系统频谱资源配置的方法。其中,优化问题描述为一个多变量非凸性优化问题;(2)将问题TMPP垂直分解为两层优化问题;(3)根据底层问题,提出了单调性优化的功率控制方法,在AP的最大传输功率给定的情况下优化MU的传输功率;(4)针对底层问题,提出线性搜索的方法,进一步优化AP的传输功率;(5)通过底层问题与顶层问题的交互迭代,最终解决问题TMPP。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能量 采集 线性 搜索 双连 数据 分流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能量采集的线性搜索式双连接数据分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BS的覆盖范围下总共有I个移动用户(Mobile Users,MUs),同时部署了多个小蜂窝辅助网络接入点(AP)通过“双连接”为MUs提供数据分流服务;在该情况下,AP使用能量采集技术来发送数据;考虑到能量采集的技术特性,引入两个索引集,对于MU端引入![]()
对于AP端引入
在无线网络中,通过基站BS和小基站辅助接入点AP的发送功率控制,在BS端和AP端消除用户MU所有共用信道而产生的干扰,在保证MU数据需求的情况下最小化系统总功率消耗的优化问题描述为如下所示的非凸性优化问题TMPP问题,TMPP指的是全局最优化用户功率消耗问题:min ∑i∈I psi+pBi![]()
![]()
Variables:(rsi,psi),and(xBi(s),pBi(s))在TMPP问题中,psi表示在APs侧MU所消耗的能量,rsi表示APs侧用户所能够达到的最大数据需求流量;同理,pBi(s)和xBi(s)分别表示的是在宏基站BS端MU所消耗的能量和BS端MU所能达到的最大数据需求流量;Pout是关于psi和rsi的函数,可表示为Pout(psi,rsi);另外根据香农定理,可以得到数据需求表达式如下:xBi(s)=WBlog2(1+pBi(s)gBi/nBi) (1‑4)下面具体将问题中的各个变量及关系表达式做一个说明,如下:WB:BS到MU的信道带宽/HZ;WS:AP到MU的信道带宽/Hz;gBi:BS到MU的信道功率增益;gSi:AP到MU的信道功率增益;nBi:BS到MU的信道背景噪声功率/W;nSi:AP到MU的信道背景噪声功率/W;
BS提供给MU最大的能量/W;
AP提供给MU最大的能量/W;
MU所需要满足的数据流量需求Hz;xBi:BS提供给MU的数据流量需求Hz;xsi:AP提供给MU的数据流量需求Hz;Pout:AP在提供MU流量需求时溢出概率;Qs:AP能量采集的概率密度函数;Ns:AP最多接入的MU个数;Mupp:能量采集上限值;Mlow:能量采集下限值;在能量采集的网络中,从AP的角度出发考虑,能量采集受限于时间、地域等因素,能量不充分;具体表现在AP端的数据需求必须考虑概率,因此数据需求流量表示如下:
在(1‑5)式中,Qs(Mupp,Mlow)表示概率密度函数,Mupp和Mlow分别为均匀分布的上下限;Ns的物理意义是该AP可以接入的最多MU个数,将其设置为一个给定的值;接下去,将具体描述Pout表达式来简化TMPP问题;(2)溢出概率函数Pout表达式如下:
将Qs(Mupp,Mlow)带入到(2‑1)中,得到最终关于溢出函数的表达式,分析整理该表达式在不同的条件下,得到三种情况如下:i)如果
那么就有此时AP溢出概率为;![]()
ii)如果
那么此时AP溢出概率为0,一定可以实现数据分流;iii)如果
那么此时AP溢出概率为1,一定不能满足数据分流;在得到溢出概率的表达式之后,按照以上三种情况来分别进行讨论;对于第三种情况来说,此时完全溢出;只有BS参与数据分流,可以得到
AP不参与数据分流,也即能量消耗为0,也就是说此时MU的数据需求全部由BS来提供,这种情况是不符合设计目的,予以排除;(3)Pout∈[0,1),设想在BS和AP两端考虑(1‑1)的限制条件,定义一个变量ρsi,如下:
该变量的物理意义是AP能够实现的数据分流占MU总需求的百分比,同理ρsi∈[0,1];将(2‑2)代入回TMPP问题中,在BS端可以得到数据需求如下:
根据(1‑5)中,得到AP端能量消耗如下:
将(1‑4)、(2‑3)、(2‑4)三式联立可以将TMPP问题等价为TMPP‑E问题,“E”表示的是等价地,如下:
注意:公式(2‑5)中的rsi(ρsi)是rsi关于ρsi的函数,具体参考(2‑2);(4)底层TMPP‑AP问题和TMPP‑BS问题;底层TMPP‑AP问题表示如下:
s.t:constraint(1‑3)constraint(2‑4)Variable:ρsi and rsiTMPP‑AP问题有变量ρsi和rsi,通过枚举分流比例得到AP端的功率psi;对限制条件(2‑4)关于rsi求导,AP端能量一阶导数FG(rsi)可以得到:
这里FG(rsi)中AP端能量
是关于AP端数据需求rsi的单调递增函数;在本节中,讨论的是第(2)步中第i种情况,满足
最小psi处于
此时由(2‑2)可以得到溢出概率Pout=0;那么(2‑6)就可以转换为如下:
在上式中,
关于数据分流百分比ρsi单调递增;接下去,讨论TMPP‑BS问题,由于只有一个变量数据需求百分比ρsi,且是关于该变量的单调递减函数,所以很容易就可以解决,将其表示如下:![]()
(5)顶层TMPP‑TOP问题;表示如下:
s.t.0≤ρsi≤1综上第(4)部分中所讲述的两个子问题,得到顶层TMPP‑TOP问题;所以将TMPP‑TOP的最优解表示为如下:
(6)求解TMPP‑AP和TMPP‑BS算法GSol‑Algorithm,该算法主要通过;利用二分法求解AP端能量一阶导数FG(rsi)的零点来求解得到相应的最优AP端能量消耗
和最优AP端数据分流需求
步骤6.1:输入初始数据分流百分比ρsi;步骤6.2:设定各参数初值:允许误差γ=10‑6、标记flag=1和数据需求下限值
数据需求上限值
步骤6.3:判断AP端能量一阶导数
的正负;步骤6.4:如果
有当前最优数据分流需求
步骤6.5:否则,判断标记flag=1是否成立;步骤6.6:如果标记flag=1成立,用对分法求得当前最优数据分流需求ropt,temp,转至执行步骤6.8;步骤6.7:否则转至执行步骤6.9;步骤6.8:将当前最优数据分流需求ropt,temp代入当前AP端能量消耗
判断当前AP端能量消耗
的正负;步骤6.9:如果当前AP端能量消耗
用二分法再次求解当前最优数据分流需求ropt,temp;步骤6.10:输出最优AP能量消耗
和最优AP数据需求
(7)根据AP端能量一阶导数的单调性求解TMPP‑TOP的算法LS‑Algorithm;步骤7.1:设置AP端能量一阶导数的零点ρsi为0,步长Δ=10‑5,当前最优解CBS为空集,最优能量消耗值CBV为∞;步骤7.2:如果TMPP‑AP问题可行,根据算法(6)计算得到当前最优AP能量消耗
和当前最优AP端数据需求
否则执行步骤7.5;步骤7.3:如果TMPP‑BS问题可行,根据(2‑9)和(2‑10)计算得到最优BS端能量消耗
和最优BS数据需求
否则执行步骤7.5;步骤7.4:判断所求得的总能量消耗
是否大于当前最优能量消耗CBV;步骤7.5:如果
大于等于总能量消耗CBV成立,那么更新ρsi=ρsi+Δ,返回步骤7.2;步骤7.6:如果
小于总能量消耗CBV,那么更新总能量消耗
和当前最优解
返回步骤7.5;步骤7.7:结束循环;步骤7.8:输出最优解分别是AP端最优数据需求
AP端最优能量消耗
和BS端最优能量需求
和BS端能量消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674025.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屏幕动态监控方法
- 下一篇:低功耗模式下的UE的跟踪处理方法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