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目标有效识别的可编程像素阵列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85836.3 | 申请日: | 2017-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838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高静;李奕;徐江涛;史再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5/235 | 分类号: | H04N5/235;H04N5/37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12201 | 代理人: | 刘国威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物理理论、器件设计,为提出一种可编程像素阵列,根据探测环境的变化实现不同的成像方式,有效识别出视野内特定目标和事件同时降低系统功耗。本发明,基于多目标有效识别的可编程像素阵列,子像素单元1、2间共享结构包含浮点复位管RFD1‑2、浮点FD1‑2、源跟随器SF1‑2、行选管SEL1‑2;非共享结构包含光电二极管PD1、PD2,二极管复位管RPD1、RPD2,传输栅TX1、TX2,存储二极管SD1,存储二极管复位管RSD1,传输栅TG1,二极管PD1、PD2、SD1分别与各自的复位管相连。本发明主要应用于可编程像素阵列的设计制造场合。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多目标 有效 识别 可编程 像素 阵列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多目标有效识别的可编程像素阵列,其特征是,子像素单元1、2间共享结构包含浮点复位管RFD1‑2、浮点FD1‑2、源跟随器SF1‑2、行选管SEL1‑2;非共享结构包含光电二极管PD1、PD2,二极管复位管RPD1、RPD2,传输栅TX1、TX2,存储二极管SD1,存储二极管复位管RSD1,传输栅TG1,二极管PD1、PD2、SD1分别与各自的复位管相连,浮点复位管RFD1‑2与浮点FD1‑2相连;PD1中电荷经传输栅TX1存入二极管SD1中,之后存入SD1中的电荷经TG1转入FD1‑2;PD2中电荷经TX2直接转入FD1‑2,FD1‑2中存储电荷经源跟随器SF1‑2和行选管SEL1‑2传到列总线上,列总线与读出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根据光强条件控制像素阵列中的开关,完成二阶电荷累加和传统非累加工作模式的切换,实现随探测环境变化调整成像方式的目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685836.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