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生物胺郫县豆瓣酱的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86286.7 | 申请日: | 2017-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733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吴韬;车振明;袁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11/30 | 分类号: | A23L11/30;A23L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秦力军 |
地址: | 610039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生物胺郫县豆瓣酱的加工工艺,步骤如下:(1)将甜瓣子和辣椒胚混合,得到豆瓣酱原料;(2)将食盐和氯化钙溶解在水中,然后加入到步骤(1)得到的豆瓣酱原料中混匀;得到豆瓣酱发酵原料;(3)将耐盐酵母菌Zygosaccharomyes major takah加入到步骤(2)得到的豆瓣酱发酵原料中,进行两段式控温发酵:第一阶段温度控制在35~40℃,保温12~24小时;第二阶段将温度降至18~20℃,保温12~24小时,每6小时通风搅拌1次;如此反复重复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控温,持续240小时后,得到发酵好的豆瓣酱。不仅能显著增加醇类、脂类风味成分,还能够显著降低脂肪胺、芳香族胺和杂环胺的含量,使生物胺总量显著降低。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郫县 豆瓣酱 加工 工艺 | ||
【主权项】:
1.一种低生物胺郫县豆瓣酱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将甜瓣子和辣椒胚混合,得到豆瓣酱原料;(2)将食盐和氯化钙溶解在水中,然后加入到步骤(1)得到的豆瓣酱原料中混匀,得到豆瓣酱发酵原料;(3)将耐盐酵母菌Zygosaccharomyes major takah加入到步骤(2)得到的豆瓣酱发酵原料中,进行两段式控温发酵:第一阶段温度控制在35~40℃,保温12~24小时;第二阶段将温度降至18~20℃,保温12~24小时,每6小时通风搅拌1次;如此反复重复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控温,持续240小时后,得到发酵好的豆瓣酱;其中,氯化钙与豆瓣酱原料的重量比为5~15︰1000;耐盐酵母菌Zygosaccharomyes major takah活菌数不低于10亿/g,耐盐酵母菌与豆瓣酱原料的重量比为1~6︰100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华大学,未经西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686286.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