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开态电流增强的纵向隧穿场效应晶体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43857.6 | 申请日: | 2017-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111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向展;陆世丁;曹雷;李竞春;于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9/08 | 分类号: | H01L29/08;H01L29/10;H01L29/423;H01L21/336;H01L29/78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李凌峰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小尺寸隧穿场效应晶体管技术。本发明解决了现有TFET器件性能不佳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开态电流增强的纵向隧穿场效应晶体管,其技术方案可概括为:开态电流增强的纵向隧穿场效应晶体管,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在源区与埋氧层之间设置有低K介质区,栅电极嵌入一部分到本征区中,栅电极与本征区之间具有栅氧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隧穿几率得到提升,器件开态电流变大,适用于小尺寸隧穿场效应晶体管。 | ||
搜索关键词: | 电流 增强 纵向 场效应 晶体管 | ||
【主权项】:
开态电流增强的纵向隧穿场效应晶体管,包括半导体衬底、埋氧层、本征区、源区、漏区、栅氧层、栅电极、侧墙、源电极及漏电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低K介质区,所述埋氧层设置在半导体衬底上方,其下表面与半导体衬底的上表面相接触,低K介质层、本征区及漏区分别设置在埋氧层上方,低K介质层的下表面、本征区的下表面及漏区的下表面分别与埋氧层的上表面相接触,本征区的两侧分别与低K介质层的一侧及漏区的一侧相接触,源区设置在低K介质层上方,其下表面与低K介质层的上表面相接触,一侧与本征区的一侧相接触,栅电极嵌入一部分到本征区中,栅电极与本征区之间为栅氧层,低K介质层设置在埋氧层上方,其下表面与埋氧层的上表面相接触,上表面与源区的下表面相接触,一侧与本征区相接触,栅电极突出本征区的那一部分的侧面环绕有侧墙,侧墙的下表面与源区及漏区的上表面相接触,源电极及漏电极分别嵌入到该侧墙中,源电极的下表面与源区的上表面相接触,漏电极的下表面与漏区的上表面相接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743857.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