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油加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44367.8 | 申请日: | 2017-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539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汪任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晓 |
主分类号: | C10G1/00 | 分类号: | C10G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刘艳玲 |
地址: | 31245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油加工设备,包括秸秆末输出座以及安装在秸秆末输出座内的输出装置,输出装置顶面内设有秸秆进腔以及与秸秆进腔底部贯通设置的斗状腔,斗状腔底部贯通设有碎化腔,碎化腔下方的输出装置底面内贯通设有排出口,排出口顶部与碎化腔底部贯通设置,碎化腔内底面滑移配合连接有筛选板,筛选板左右两侧均设有向上伸展设置的拦板,左右两侧拦板之间的碎化腔后侧内壁内设有左右相称设置的导移槽,左右两侧导移槽之间的输出装置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转机,第一电转机左右两侧分别配合连接有向两侧伸展设置的螺状杆;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实现减少操作步骤,提高工作效率,自动化控制率高,提高了输出进程。 | ||
搜索关键词: | 碎化 输出装置 左右两侧 秸秆 贯通设置 加工设备 排出口 筛选板 生物油 输出座 斗状 进腔 拦板 移槽 伸展 贯通 自动化控制 工作效率 滑移配合 配合连接 腔内底面 侧内壁 内固定 底面 顶面 螺状 有向 输出 进程 | ||
【主权项】:
1.一种生物油加工设备,包括秸秆末输出座以及安装在秸秆末输出座内的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输出装置顶面内设有秸秆进腔以及与秸秆进腔底部贯通设置的斗状腔,斗状腔底部贯通设有碎化腔,碎化腔下方的输出装置底面内贯通设有排出口,排出口顶部与碎化腔底部贯通设置,碎化腔内底面滑移配合连接有筛选板,筛选板左右两侧均设有向上伸展设置的拦板,左右两侧拦板之间的碎化腔后侧内壁内设有左右相称设置的导移槽,左右两侧导移槽之间的输出装置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转机,第一电转机左右两侧分别配合连接有向两侧伸展设置的螺状杆,每个螺状杆背向第一电转机一侧分别与导移槽背向第一电转机一侧内壁旋动配合连接,每个螺状杆均螺状纹配合连接有导移块,导移槽后侧的输出装置内设有左右伸展设置的转化腔,螺状杆上方的导移块内旋动配合连接有前后伸展设置的转轴,转轴后侧伸展末尾伸到转化腔内且固定设置有第一锥状轮,转轴前侧伸展部伸到碎化腔内且末尾固定设置有碎化器,每个导移块后侧面的外侧设有向后伸展伸到转化腔内的导移板,导移板内配合连接有左右伸展设置的第一转轴,每个导移板内侧旋动配合连接有与第一转轴滑移配合连接的第二锥状轮,第二锥状轮底部与第一锥状轮契合连接,第一转轴右侧伸展末尾与第二电转机配合连接,碎化腔左侧的输出装置内设有筛选转化装置,秸秆末输出座底面四周分别固定设置有支撑脚,每条支撑脚底面固定设置有防滑垫;所述筛选转化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碎化腔左侧所述输出装置内的第一腔室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后侧的所述输出装置内的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位于所述转化腔左端相对所述输出装置体内,所述第二腔室内设有左右伸展设置的第一转化轴,所述第一转化轴左侧伸展末尾与所述第二腔室左侧内壁旋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转化轴右侧伸展末尾贯通所述第二腔室右侧内壁且末尾与所述第一转轴左侧末尾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腔室内的所述第一转化轴上固定设置有第三锥状轮,所述第二腔室与所述第一腔室之间的所述输出装置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前后伸展设置的第二转化轴,所述第二转化轴后侧伸展末尾伸到所述第二腔室内且末尾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三锥状轮契合连接的第四锥状轮,所述第二转化轴前侧末尾伸到所述第一腔室内且与所述第一腔室前侧内壁旋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腔室内的所述第二转化轴上固定设置有凸状轮,所述凸状轮右侧的所述第一腔室内滑移配合连接有推移块,所述推移块右侧面固定设置有向右侧伸展设置的推移杆,所述推移杆右侧伸展部贯通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碎化腔之间的输出装置且滑移配合连接,所述推移杆右侧伸展末尾伸到所述碎化腔内且与左侧所述拦板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推移块右侧的所述推移杆外表面设有簧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晓,未经王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744367.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