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注塑成型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49541.8 | 申请日: | 2017-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21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韦俊军;林立;黎猛;李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银宝山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03 | 分类号: | B29C45/03;B29C45/16;B29C45/26;B29C45/32;B29C45/17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暂无信息 | 说明书: | 暂无信息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注塑成型设备,包括模具型芯和驱动装置,其中,模具型芯包括:设有注塑空间的模具上壳,与模具上壳配合合模的模具下壳,模具下壳上设有型腔通孔,设置于型腔通孔内的转换型芯;并且,驱动装置包括:动力源组件,连接导轨和型芯连接组件,动力源组件包括动力源本体部和驱动杆,连接导轨的第一端与驱动杆的端部固定连接,型芯连接组件的第一端与转换型芯连接,型芯连接组件的第二端抵顶与转换工位槽的底面上。应用本技术方案的注塑成型设备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实现在同一模具设备中依次浇注成型第一种注塑材料和第二种注塑材料,导致模具设备成本高、生产制备工序繁琐、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成型设备 模具 连接组件 动力源组件 连接导轨 模具型芯 驱动装置 注塑材料 第一端 腔通孔 驱动杆 转换型 上壳 下壳 注塑 浇注成型 模具设备 生产效率 同一模具 转换工位 动力源 抵顶 合模 制备 应用 配合 生产 | ||
【主权项】:
1.一种注塑成型设备,包括模具型芯(100)和驱动装置(200),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型芯(100)包括:模具上壳(110),所述模具上壳(110)设有注塑空间(111);模具下壳(120),所述模具下壳(120)与所述模具上壳(110)配合合模,所述模具下壳(120)上设有型腔通孔(121),所述型腔通孔(121)与所述注塑空间(111)正对设置;转换型芯(130),所述转换型芯(130)设置于所述型腔通孔(121)内,所述转换型芯(130)可沿所述型腔通孔(121)的轴线方向滑移,且所述转换型芯(130)的侧面与所述型腔通孔(121)的孔壁相接触;其中,所述转换型芯(130)具有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当所述转换型芯(130)位于所述第一工位时,所述注塑空间(111)的开口端抵顶于所述转换型芯(130)的上表面以形成第一注塑腔,当所述转换型芯(130)位于所述第二工位时,所述转换型芯(130)的上表面、所述型腔通孔(121)的壁面以及所述注塑空间(111)的开口端的端面形成第二注塑腔;所述驱动装置(200)包括:动力源组件(210),所述动力源组件(210)包括动力源本体部(211)和驱动杆(212),所述动力源本体部(211)与所述驱动杆(212)驱动连接,且所述动力源本体部(211)驱动所述驱动杆(212)沿自身中心轴线方向伸缩移动;连接导轨(220),所述连接导轨(220)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杆(212)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导轨(220)上设有转换工位槽(221),所述转换工位槽(221)的底面具有高度不同的第一承载工位(2211)和第二承载工位(2212),且所述第一承载工位(2211)与所述第二承载工位(2212)之间平滑过渡;型芯连接组件(230),所述型芯连接组件(230)的第一端与所述转换型芯(130)连接,所述型芯连接组件(230)的第二端抵顶与所述转换工位槽(221)的底面上,当所述转换型芯(130)位于所述第一工位时,所述型芯连接组件(230)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一承载工位(2211)上,当所述转换型芯(130)位于所述第二工位时,所述型芯连接组件(230)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二承载工位(2212)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银宝山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银宝山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749541.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注塑机及操作方法
- 下一篇:注塑成型设备及其具有的驱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