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空心锭纺纱的无弱节花式纱线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79386.4 | 申请日: | 2017-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605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任学勤;任煜京;王依凡;杨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D02G3/34 | 分类号: | D02G3/34;D01H7/88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王珂瑜 |
地址: | 710048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空心锭纺纱的无固定弱节花式纱线及其制备方法,分别以时间、距离和速度为计算基准,通过对弱节的计算和包绕,来改善花式纱线的强力,具体的步骤为:首先通过测试找到纱线弱节位置,然后进行计算并修改纺纱工艺,然后对纱线的弱节进行定位包绕,循环上述步骤,最终当没有固定弱节时的纺纱工艺即为无弱节花式纱线的纺纱工艺。如果弱节分布规律已经得知,只需直接进行工艺修改,对弱节定位包绕即可。本发明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实现对固定弱节的加强,从而大幅提高了纱线强力,减少了断头,有效改善了目前很难在普通空心锭纺纱机上生产出强力更高、更细花式纱线的现状。 | ||
搜索关键词: | 花式纱线 纺纱工艺 空心锭 包绕 纱线 纺纱 制备 纺纱机 优化生产工艺 分布规律 纱线强力 断头 节时 测试 生产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空心锭纺纱的无弱节花式纱线,其特征在于,使用基于空心锭纺纱的无固定弱节花式纱线的制备方法包绕弱节而制得;一种基于空心锭纺纱的无固定弱节花式纱线的制备方法,在进行弱节计算和包绕时,以时间为基准,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当弱节分布规律未知时,首先需要找到纱线弱节位置,具体方法按照国家纱线强力测试标准《FZ/T 98007‑2011》进行测试,测试N组样品后,纱线断裂点出现次数最多的位置,即为纱线强力最弱的位置,被判断为第一弱节,记为弱节W1;当通过查找资料得知弱节分布规律时,只需按照步骤2、步骤3及步骤4,直接进行工艺修改,对各个弱节定位包绕即可;步骤2,测量弱节W1的位置距纱线循环头端的距离,记为Z1,纱线循环头端是指一个纱线循环中,从前罗拉先输出的纱线位置点;需要说明的是Zi,i=1,2,3……代表弱节Wi的位置距纱线循环头端的距离;步骤3,按照公式(1)计算对弱节W1进行包绕的起始时间t1;其中,ti,i=1,2,3……代表对弱节Wi进行包绕的起始时间;ti=Ti+T+t×n‑1/2×t (1)其中,ti表示对弱节Wi进行包绕的起始时间s;Ti表示弱节Wi在所处工艺循环中的时间点s;T表示空心锭纺纱机上纱线从前罗拉到空心锭口所用的时间s;t表示对一个弱节进行包绕的时间段s;n表示每个弱节前需要包绕的弱节数量个;
其中,Ti表示弱节Wi在所处工艺循环中的时间点s;Zi代表弱节Wi的位置距纱线循环头端的距离cm;D代表一个纱线循环的总长度cm;TD代表一个纱线循环的总运行时间s;当对弱节W1进行包绕即i=1时,t1=T1+T+t×n‑1/2×t;步骤4,修改工艺,定位包绕弱节W1通过步骤3已得到对弱节W1进行包绕的起始时间t1,修改上一次的工艺并进行实际生产,当工艺时间运行到t1时,保证牵伸倍数不变,将机器前罗拉的速度降低,通过空心锭上固纱的退绕来实现对弱节W1进行一定长度的包绕,弱节处于包绕部分的中间,包绕时间为t;步骤5,判断是否已没有弱节对重新纺制的花式纱线进行测试,当纱线的断裂在某一固定位置时,再以步骤4重新试纺的花式纱线为样品,重复步骤1~5,下一个弱节记为Wi,i=2,3……i;当纱线的断裂位置不在某一固定位置,而是随机断裂时,所得的纺纱工艺为完善的无固定弱节纺纱工艺,则无弱节花式纱线纺制成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程大学,未经西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779386.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