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坑支护桩的成桩缺陷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96204.4 | 申请日: | 2017-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75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胡建伟;张宏松;邓学灯;张伟;赵旭荣;陈学龙;庞成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5/46;E02D5/64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杨宣仙 |
地址: | 43008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坑支护桩成桩缺陷的处理方法。所述基坑支护桩成桩缺陷的处理方法,是以待处理缺陷桩为中心,在缺陷桩的迎土面施工呈抛物线分布的拱形高压旋喷桩群,拱形高压旋喷桩群的两拱脚分别位于与缺陷桩相邻的两根支护桩上,并与两根支护桩在迎土面相接,其拱形高压旋喷桩群中相邻两根高压旋喷桩相互咬合;所述拱形高压旋喷桩群的起拱高度为拱跨长度的8%~10%。本发明能够有效的解决支护桩窜孔、断桩、漏桩等问题带来的安全隐患,保障基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其施工工艺简单,施工方便快捷,缩短工程工期,能够有效解决支护桩缺陷问题,而且可降低工程造价。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坑 支护 缺陷 处理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坑支护桩的成桩缺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待处理缺陷桩为中心,在缺陷桩的迎土面施工呈抛物线分布的拱形高压旋喷桩群,拱形高压旋喷桩群的两拱脚分别位于与缺陷桩相邻的两根支护桩上,并与两根支护桩在迎土面相接,其拱形高压旋喷桩群中相邻两根高压旋喷桩相互咬合,咬合宽度为高压旋喷桩桩长的1.2%~1.5%;所述拱形高压旋喷桩群的起拱高度为拱跨长度的8%~1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796204.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