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自动化贴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96823.3 | 申请日: | 2017-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006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朱颖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5C9/00 | 分类号: | B65C9/00;B65C9/18;B65C9/26;B65C9/40;B65C9/42;B65C9/08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自动化贴标装置,包括标签供应机构、标签剥离机构和底纸回收机构,还包括多工位工作台和产品输送机构,所述多工位工作台设置在标签剥离机构和产品输送机构之间,多工位工作台包括四工位分度台,在四工位分度台的输入端安装有驱动电机,在四工位分度台的输出端安装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周向均匀固定有四个工作臂,所述工作臂内端固定在转动盘上,工作臂外端底部安装有标签吸附机构,四个工作臂在四工位分度台定位作用下依次在标签吸附工位、待贴标工位、标签贴合工位和待吸附工位之间切换。本贴标装置结构简单,采用多工位工作台方式循环进行标签位置转移和标签贴附作业,能够保证贴标时具有很高的精度和很高的贴标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多工位工作台 分度台 工作臂 四工位 贴标装置 转动盘 工位 贴标 产品输送机构 电子自动化 标签剥离 吸附 标签 标签吸附机构 底纸回收机构 标签供应 标签位置 定位作用 均匀固定 驱动电机 贴合工位 标签贴 输出端 输入端 内端 外端 保证 | ||
【主权项】:
1.一种电子自动化贴标装置,包括标签供应机构、标签剥离机构(16)和底纸回收机构,标签供应机构用于供应粘贴在底纸(23)上的标签(6)并将其输送至标签剥离机构(16),标签剥离机构(16)用于将标签(6)和底纸(23)分离,其中分离后的底纸(23)通过底纸回收机构回收,其特征在于:本贴标装置还包括多工位工作台和设置有产品容纳槽的产品输送机构,所述多工位工作台设置在标签剥离机构(16)和产品输送机构之间,多工位工作台包括四工位分度台(2),在四工位分度台(2)的输入端安装有驱动电机(1),在四工位分度台(2)的输出端安装有转动盘(13),所述转动盘(13)周向均匀固定有四个工作臂(10),所述工作臂(10)内端固定在转动盘(13)上,工作臂(10)外端底部安装有标签吸附机构(9),四个工作臂(10)在四工位分度台(2)定位作用下依次在标签吸附工位、待贴标工位、标签贴合工位和待吸附工位之间切换,其中位于标签吸附工位处的工作臂(10)位于标签剥离机构(16)一端用于吸附由标签剥离机构(16)剥离出的标签(6),位于标签贴合工位的工作臂(10)与标签吸附工位的工作臂(10)之间呈180度,标签贴合工位的工作臂(10)用于将标签贴合到正下方的产品(4)上,待贴标工位位于标签吸附工位和标签贴合工位之间,位于待贴标工位处的工作臂(10)携带有吸附的标签(6)等待进入标签贴合工位,待吸附工位与待贴标工位之间呈180度,位于待吸附工位处的工作臂(10)等待进入标签吸附工位去吸附标签(6),在各工作臂(10)下方均设置有一个工作臂位置检测传感器(11),工作臂位置检测传感器(11)配合固定在四工位分度台(2)上的感应板用于检测各工作臂(10)的工作位置,在产品输送机构处设置有用于检测产品(4)是否进入标签贴合工位的产品位置检测传感器(5),在标签剥离机构(16)一侧设置有用于检测标签(6)位置的标签位置检测传感器(20),工作臂位置检测传感器(11)、产品位置检测传感器(5)、标签位置检测传感器(20)和驱动电机(1)均连接至控制系统;所述标签吸附机构(9)包括吸盘(19),所述吸盘(19)连接电磁升降机构(18),在转动盘(13)上安装有气电滑环(14),所述气电滑环(14)的进气端通过进气管(8)连接真空泵(7),出气端通过出气管(12)和电控阀连接至吸盘(19),电磁升降机构(18)、电控阀均连接控制系统,根据工作臂(10)位置控制吸盘(19)位置和吸盘(19)吸力;所述电磁升降机构(18)包括盒体(28),所述盒体(28)内固定有电磁铁(29),在电磁铁(29)上方设置有可活动的吸合板(27),吸合板(27)底部安装有滑动轴(30),滑动轴(30)下端伸出盒体连接吸盘(19),在滑动轴(30)上套设有弹簧(31),所述弹簧(31)设置在电磁铁(29)和吸合板(27)之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796823.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处理废润滑油的高稳定性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卷绕制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