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氧化物弥散强化钢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05636.7 | 申请日: | 2017-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416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黄群英;吴宜灿;毛小东;刘少军;吴庆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22C38/04 | 分类号: | C22C38/04;C22C38/02;C22C38/44;C22C38/46;C22C38/48;C22C38/50;C22C38/28;C22C38/22;C22C38/24;C22C38/26;C22C33/04;C22C3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杨志兵;仇蕾安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化物弥散强化钢的制备方法,属于特种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先通过机械合金化得到过饱和的氧化物弥散强化钢合金粉体,再将所述合金粉体加入到钢液中,利用所述合金粉体与钢液密度相接近的特点实现均匀混合,消除了氧化物因密度差异在钢液中产生上浮聚集长大的现象,经搅拌和快速冷却实现纳米氧化物的均匀弥散析出,避免了纳米氧化物快速长大的问题;所述方法放大了氧化物弥散强化钢的制备规模,并显著的降低了氧化物弥散强化钢的生产成本,解决了影响氧化物弥散强化钢应用的产量低和成本高的问题,而且工艺流程短、生产效率高,对于促进氧化物弥散强化钢的实际应用有重要推动作用。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物弥散 钢液 制备 纳米氧化物 合金粉体 制备技术领域 机械合金化 析出 快速冷却 密度差异 生产效率 特种材料 工艺流程 钢合金 过饱和 弥散 氧化物 粉体 上浮 生产成本 应用 放大 | ||
【主权项】:
1.一种氧化物弥散强化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如下:在氩气或氮气气氛保护下,将Fe、Cr、Ti和氧化物粉体加入到球磨机中进行机械合金化,球料比为10:1~20:1,球磨时间为12h~60h,得到过饱和的氧化物弥散强化合金粉;利用真空感应炉冶炼钢液,并将钢液温度控制为1580±20℃;再将所得的过饱和的氧化物弥散强化合金粉加入到钢液中,搅拌混合5min~60min后,以10℃/min~100℃/min的降温速率进行快速冷却,得到氧化物弥散强化钢;以制备过饱和的氧化物弥散强化合金粉的原料总质量为100%计,原料的各组成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数如下:Fe 45%~91%,Cr 7%~52%,Ti 0.5%~10%,氧化物1%~10%;所述氧化物为Y2O3、SiO2、ZrO2、HfO2、La2O3、CeO2、TiO2和CaO中的一种以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805636.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