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砂芯造型机导轨耐磨性的表面织构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07560.1 | 申请日: | 2017-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752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亚;赵飞飞;高峰;李艳;段继豪;赵仁峰;魏弦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2C19/00 |
代理公司: | 61214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韩玙<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71004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砂芯造型机导轨耐磨性的表面织构化方法,通过对砂粒尺寸范围作统计分析,确定砂粒尺寸的分布规律,根据砂粒的尺寸设计二层织构结构:第一层织构结构的作用是产生动压效应,形成动压油膜,有利于上下导轨表面的分隔;第二层织构结构的作用是储存润滑油及捕获砂粒,当第二层织构结构深度较大时,能够储存较多的润滑油,用于补给导轨表面所需的润滑油,同时也有利于捕获更多的砂粒,减轻磨粒磨损,二层织构结构包括二层沟槽型织构结构和二层凹坑型织构结构两种类型,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砂芯造型机导轨耐磨性差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织构结构 砂粒 二层 润滑油 耐磨性 砂芯造型 导轨 捕获 储存 表面织构化 尺寸设计 导轨表面 动压油膜 分布规律 磨粒磨损 上下导轨 统计分析 第一层 沟槽型 凹坑 分隔 补给 | ||
【主权项】:
1.一种提高砂芯造型机导轨耐磨性的表面织构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砂粒尺寸范围作统计分析,确定砂粒尺寸的分布规律,根据砂粒的尺寸设计二层织构结构:第一层织构结构的作用是产生动压效应,形成动压油膜,有利于上导轨与下导轨(3)表面的分隔;第二层织构结构的作用是储存润滑油及捕获砂粒,当第二层织构结构深度较大时,能够储存较多的润滑油,用于补给下导轨(3)表面所需的润滑油,同时也有利于捕获更多的砂粒,减轻磨粒磨损;/n所述二层织构结构包括二层沟槽型织构结构和二层凹坑型织构结构两种类型;/n所述二层沟槽型织构结构包括若干依次排列的二层沟槽型织构结构体(6),每个二层沟槽型织构结构体(6)包括上下两层沟槽,沟槽的具体参数设计如下:第一层沟槽(1)宽度w1为砂粒直径的2.00~10.00倍,第二层沟槽(2)宽度w2为砂粒直径的1.10~8.00倍,织构总深度h2为砂粒直径的1.30~5.00倍,第一层沟槽(1)深度h1为油膜厚度的0.75~2.00倍,相邻两沟槽间距s为1.50~100.00mm;/n所述二层凹坑型织构结构包括若干呈行列形式排列的二层凹坑型织构结构体(7),每个二层凹坑型织构结构体(7)包括上下两层凹坑,凹坑的具体参数设计如下:第一层凹坑(4)直径d1为砂粒直径的2.00~10.00倍,第二层凹坑(5)直径d2为砂粒直径的1.10~8.00倍,织构总深度h4为砂粒直径的1.30~5.00倍,第一层凹坑(4)深度h3为油膜厚度的0.75~2.00倍,凹坑面积率:Sp=[(πd12n)/4A],其中d1为第一层凹坑(4)直径,n为凹坑数量,A为下导轨(3)面积。/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807560.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