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杂化吸附剂吸附分离放射性含钴废水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09206.2 | 申请日: | 2017-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589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生;马志启;强修福;黄俊俊;王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学院 |
主分类号: | G21F9/12 | 分类号: | G21F9/12;C02F9/02;B01J20/26;B01J20/28;B01J20/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306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杂化吸附剂吸附分离放射性含钴废水的方法,首先将放射性含钴废水通入管式膜分离器中,采用错流操作的方式,用颗粒状杂化吸附剂吸附分离放射性废水中的大部分钴离子;其次再用反渗透膜进行过滤处理;最后将放射性含钴废水通入板框式膜分离器中,采用逆流操作的方式,用膜片状杂化吸附剂再进行吸附分离,脱除水中残留的微量钴离子。本发明的杂化吸附剂可以制成颗粒状或膜片状,借助它的分子链上带有的氨基与水溶液中钴离子之间的吸附来增加杂化吸附剂对钴离子的脱除能力;整个处理过程具有工艺流程短、操作简便、条件温和、选择性好、易于推广应用等特点,能够满足核电工业规模化脱除低浓度放射性废水中钴离子的实际需求。 | ||
搜索关键词: | 杂化 钴离子 含钴 放射性 吸附剂吸附 吸附剂 废水 脱除 放射性废水 膜分离器 颗粒状 膜片状 吸附 氨基 反渗透膜 过滤处理 核电工业 逆流操作 实际需求 工艺流程 分子链 规模化 通入管 微量钴 错流 框式 入板 水中 离子 残留 | ||
【主权项】:
1.一种杂化吸附剂吸附分离放射性含钴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首先,将放射性含钴废水通入管式膜分离器中,采用错流操作的方式,用颗粒状杂化吸附剂吸附分离放射性废水中的大部分钴离子;(2)其次,将上述步骤(1)处理后的废水再进行反渗透膜过滤处理;(3)最后,将上述步骤(2)处理后的放射性含钴废水通入板框式膜分离器中,采用逆流操作的方式,用膜片状杂化吸附剂再进行吸附分离,脱除水中残留的微量钴离子,由此实现脱除放射性废水中的钴离子;所述杂化吸附剂的制备步骤如下:①、杂化前驱体的制备在惰性气氛或空气中,在10~70℃的温度条件下,将正硅酸乙酯(TEOS)按照质量比TEOS:硅烷偶联剂=1:0.1~10的比例加入到硅烷偶联剂中去,溶解后进行溶胶‑凝胶反应1~12h,制备得到杂化前驱体;②、涂膜液的制备在50~80g质量百分浓度为3~5%的聚乙烯醇(PVA)水溶液中,加入0.1~5g的上述制备得到的杂化前驱体,室温下再继续反应1~12h,将所得到的物质静置脱泡,即可制备得到所需的涂膜液;③、杂化吸附剂的制备将上述静置脱泡后的涂膜液在10~80℃、相对湿度为50%~90%的惰性气氛或空气中干燥1~48h,冷却放置24h后即得到颗粒状的杂化吸附剂;或者,将上述静置脱泡后的涂膜液直接在支撑体上涂膜至得到膜片,室温下放置24h,将膜片与支撑体分离,然后再将膜片在10~120℃条件下干燥12h,冷却后即得到不带有支撑体的膜片状杂化吸附剂;或者,将上述静置脱泡所得到的涂膜液在支撑体上涂膜至得到膜片,然后将支撑体和膜片共同在10~120℃条件下干燥3~48h,冷却后即得到带有支撑体的膜片状杂化吸附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学院,未经合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809206.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酸敏感型紫杉醇前药、其制备方法及前药纳米胶束
- 下一篇:果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