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桉木屑为主栽培料的猴头菇栽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11934.7 | 申请日: | 2017-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718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王灿琴;韦仕岩;吴圣进;覃晓娟;陈雪凤;吴小建;陈丽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18/20 | 分类号: | A01G18/20;A01G18/40;A01G18/70 |
代理公司: | 广西中知华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5140 | 代理人: | 陆妙松 |
地址: | 530003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桉木屑为主栽培料的猴头菇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预湿处理;(2)发酵处理;(3)菌袋的制作;(4)菌丝体的培养;(5)出菇管理与采收:将培养好菌丝体的菌包两端的塑料套环揭开,以便于使菌丝体扭结成原基,将菌包放入温度为12~24℃、空气相对湿度为75~90%、流动风速为0.05~0.1m/s和光照强度为400~800lx的大棚中,原基形成后进行出菇管理7~10天,最后采收直径为7~10cm的猴头菇子实体。本发明所采用的方法能够栽培出优良的猴头菇,为广西地区利用桉木屑为主要原料进行栽培猴头菇提供了研究的基础。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木屑 为主 栽培 猴头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以桉木屑为主栽培料的猴头菇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预湿处理:按重量份数计,准确称量55份桉木屑、10份棉籽壳、10份桑枝屑、5份木薯酒废渣和5份花生壳,干拌均匀成主料,然后用自来水调湿,使主料的含水量达65%以上,然后在主料中加入由1份石膏、1份过磷酸钙和0.3份升温发酵剂组合而成的辅料,将主料和辅料搅拌均匀成混合料,使混合料的含水量达65%,并用石灰将混合料的pH值调至8.0~9.0,得到预湿原料;(2)发酵处理:将预湿原料堆成高度为1.2~1.5m、宽度为1m的料堆,料堆的长度依堆料的数量而定,间隔80cm用直径为5cm的木棍将堆料打一透气孔,当料温升至65℃以上时进行翻堆,发酵7天,发酵期间翻堆2~4次,时间约1周左右得到预处理物料;(3)菌袋的制作:按重量份数计,将步骤(2)所述的预处理物料与10份麦麸、2份花生麸和1份白糖搅拌均匀后,得到栽培料,调节栽培料的含水量为60~65%、pH值为7.5~8.0,将栽培料装入塑料袋后,在100℃下常压灭菌10~12h,冷却后按无菌操作规程在两头接种猴头菇菌株,得到菌袋;(4)菌丝体的培养:将菌袋置于培养室内,在25~28℃、空气相对湿度为65~70%的条件下避光培养猴头菇菌株32~35天,观察菌株在菌包的生长情况,测量菌丝生长速度和菌丝生长势,利用新复极差法对个菌株的生长速度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5)出菇管理与采收:将培养好菌丝体的菌包两端的塑料套环揭开,以便于使菌丝体扭结成原基,将菌包放入温度为12~24℃、空气相对湿度为75~90%、流动风速为0.05~0.1m/s和光照强度为400~800lx的大棚中,原基形成后进行出菇管理7~10天,最后采收直径为7~10cm的猴头菇子实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811934.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富硒食用菌培养箱
- 下一篇:一种食用菌生态发酵罐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