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块化新风系统及其无尘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20251.8 | 申请日: | 2017-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067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任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标环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6 | 分类号: | F24F7/06;F24F11/89;F24F13/02;F24F13/28;F24F1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隆源天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73 | 代理人: | 闫冬;刘湘舟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模块化新风系统,采用的模块包括风机模块(1)、热交换模块(2)、过滤模块(3)、风阀模块(4)、风管模块(5)、伸缩节模块(5‑1)、风口模块(6)、连接模块(7),模块间采用通用卡扣、胶垫连接,模块规格采用模数化设计;可根据工程需要选择模块完成新风系统的设计和装配施工,在空间、性能的匹配上,可以做到比有主机型新风系统更好的灵活性。 | ||
搜索关键词: | 新风系统 模块化 模数化设计 热交换模块 风机模块 过滤模块 连接模块 选择模块 伸缩节 风口 风阀 风管 胶垫 卡扣 无尘 施工 匹配 装配 机型 通用 | ||
【主权项】:
1.一种模块化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采用的模块包括风机模块(1)、热交换模块(2)、过滤模块(3)、风阀模块(4)、风管模块(5)、伸缩节模块(5‑1)、风口模块(6)、连接模块(7),模块间采用通用卡扣、胶垫连接;模块化新风系统的新风入口设置风管模块(5),设置风阀模块(4),风管模块(5)与连接模块(7)的变径模块连接,连接模块(7)的变径模块与过滤模块(3)相连,过滤模块(3)设置一个或多个,与连接模块(7)的变径模块连接后与风管模块(5)连接,通过风管模块(5)与热交换模块(2)相连,再通过风管模块(5)与风机模块(1)相连,由风管模块(5)与风口模块(6)相连,根据需要设置连接模块(7);排风经风口模块(6)与风管模块(5)相连,其中根据需要设置连接模块(7)后在适当位置设置伸缩节模块(5‑1),由风管模块(5)连接过滤模块(3)后送至热交换模块(2),再通过风管模块(5)与风机模块(1)相连后,由风管模块(5)将室内排风排至室外;风机模块(1)由管体(8)、风机(9)、风压传感器(10)、控制电路(11)、对接卡扣(14)、对接胶垫(15)组成;风压传感器(10)用来监测风机(9)出风口位置的风压,当测得风压低于设定值时,与风压传感器(10)连接的风机控制电路(11)调整风机转速,以维持风压,保证送风量和送风距离;热交换模块由对接卡扣(14)、对接胶垫(15)、外壳(12)、内附的热交换装置(13)组成;过滤模块由对接卡扣(14)、对接胶垫(15)、管体(16)、滤网(17)组成,过滤模块(3)需与连接模块(7)的变径模块及风管模块(5)通过卡扣连接组合形成固定形式的过滤组合单元,所述过滤组合单元首先是风管模块(5)的一端与连接模块(7)的变径模块的较小的一侧的端口通过卡扣连接,然后该变径模块另一侧的较大的端口与过滤模块(3)的端口通过卡扣连接,该过滤模块(3)可与多个相同型号规格的过滤模块(3)通过卡扣连接,然后最末端的过滤模块(3)的末端口与连接模块(7)的变径模块的较大一侧的端口通过卡扣连接,然后该变径模块较小一侧的端口与风管模块(5)的端口通过卡扣连接,由此实现过滤模块(3)与连接模块(7)的变径模块及风管模块(5)组成的过滤组合单元;风阀模块,由对接卡扣(14)、对接胶垫(15)、管道阀体(18)、阀芯(19)、执行机构(20)、组成,由系统控制中心手动或自动控制阀门启闭并向控制中心发送阀门状态信号;风管模块,包括对接卡扣(14)、对接胶垫(15)、风管管体(21);风口模块,由对接卡扣(14)、对接胶垫(15)、第一风管内管(25)、第一风管外管(26)、密封条(27)、风口(24)组成;连接模块,连接模块由对接卡扣(14)、对接胶垫(15)、管体组成,包括有三通、四通、变径管和/或弯头;风口模块的连接根据进风及排风的不同风向,分为两种形式:当风向为进风时,第一风管内管(25)和/或第二风管内管(28)一端与风口连接,另一端外壁的卡环与第一风管外管(26)和/或第二风管外管(29)内壁的卡环卡合;当风向为排风时,第一风管外管(26)和/或第二风管外管(29)一端与风口连接,另一端的内壁的卡环与第一风管内管(25)和/或第二风管内管(28) 的外壁的卡环卡合;所述对接卡扣根据接合端不同相互配合卡扣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标环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华标环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820251.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动滑键式风扇离合器
- 下一篇:热连轧线超快速冷却的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