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桩基的建设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30920.X | 申请日: | 2017-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049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赵云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市凯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12 | 分类号: | E02D27/12;E02D27/14;E02D31/08 |
代理公司: | 南昌赣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刘锦霞 |
地址: | 330009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桩基的建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原建筑的原桩基:根据原建筑的立柱确定好原桩基的位置,之后绕着立柱的外围一圈下挖,直至露出承台;之后继续向下挖,将承台下方的桩露出,之后继续将下挖直至桩被露出7‑10m;之后将桩之间的泥土清理完全;(2)浇筑新桩基底层:在被挖出的桩外侧用钢筋搭设一圈环形的框架,之后在框架外用木板围出一圈隔墙,木板的高度为1‑2m;之后在隔墙内浇筑混凝土,形成新桩基的底层。本发明无需设置支撑装置对原桩基进行支撑,即可完成减震装置的安装,降低施工难度,有效提高施工效率;且该种方式下,无需对减震装置的尺寸做具体限定,减震装置的适用范围更广。 | ||
搜索关键词: | 减震装置 原桩 建筑桩基 原建筑 隔墙 立柱 新桩 木板 浇筑混凝土 施工难度 施工效率 支撑装置 基底层 圈环形 承台 搭设 挖出 外用 浇筑 钢筋 泥土 外围 支撑 建设 | ||
【主权项】:
1.一种建筑桩基的建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原建筑的原桩基:根据原建筑的立柱确定好原桩基的位置,之后绕着立柱的外围一圈下挖,直至露出承台;之后继续向下挖,将承台下方的桩露出,之后继续将下挖直至桩被露出7‑10m;之后将桩之间的泥土清理完全;(2)浇筑新桩基底层:在被挖出的桩外侧用钢筋搭设一圈环形的框架,之后在框架外用木板围出一圈隔墙,木板的高度为1‑2m;之后在隔墙内浇筑混凝土,形成新桩基的底层;(3)浇筑新桩基连接柱和承台:在底层上通过钢筋搭设出一个柱形框架,之后在柱形的框架的顶部再用钢筋搭设出一个方形框架,之后浇筑混凝土,使得方形框架的部分成为新桩基的承台,柱形框架的部分成为新桩基的连接柱,承台与底层通过连接柱连接;新桩基的承台、连接柱、底层呈“工”字型结构;(4)安装减震装置:将减震装置安装至新桩基的承台与原桩基的承台之间,安装时注意避开原桩基上连接的桩;(5)去除原桩基的桩:通过工具对原桩基承台和新桩基承台之前的桩进行凿除,使得原桩基的力作用至减震装置上;(6)安装密封座:将4块半圆钢板和2块弧形钢板运输至施工现场,并分别将2块半圆钢板和1块弧形钢板焊接成半边的筒体;之后将两半边的筒体的下端与连接柱连接,将半边的筒体的上端与立柱密封配合,之后再将两个半边的筒体焊接成为一个完整的密封座,将减震装置隔断在密封座内;所述密封座(3)包括相互焊接的第一座体(31)和第二座体(32),所述第一座体(31)包括上连接板(311)、下连接板(312)和设于上下连接板之间的中间板(313),中间板(313)由不锈钢制成;所述密封座(3)的下部与所述新桩基体(2)相连,所述密封座(3)的上部与所述原桩基体(1)之间设有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原桩基体(1)上的密封部件(5)和设于所述第一座体(31)上的第一配合部件(6)及设于所述第二座体(32)上的第二配合部件(7);所述密封部件(5)包括设于所述原桩基体上的环形凸部(51)、设于环形凸部上的凹槽(52)及设于凹槽内的密封件(53),密封件(53)的外部突出于所述凹槽(52)外部,出现地震时,所述环形凸部与开口槽可相互分离;原桩基的承台、新桩基的承台、减震装置均设于所述密封座内,原桩基的承台上表面与密封座之间具有间距,原桩基的承台侧壁与密封座之间具有间距;(7)浇筑固定:在地面被挖出的坑内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实现原桩基和新桩基的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市凯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昌市凯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830920.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