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道机器人下井机构及其作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32843.1 | 申请日: | 2017-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02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韩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66C1/10 | 分类号: | B66C1/10;F16L55/28;F16M1/0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道机器人下井机构及其作业方法,下井机构包括:前搭桥、连杆、立杆、后仓,上述四部分构成四连杆结构;该前搭桥呈L型结构,其分别与连杆的一端及后仓铰接;该连杆的另一端与立杆铰接;该立杆上设有多个调节孔,其通过调节孔分别与连杆及后仓铰接。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管道机器人在下放及回收过程中的碰撞问题,及因沉井落差而无法爬行至水平管道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机器人 后仓 铰接 立杆 下井 搭桥 四连杆结构 水平管道 沉井 爬行 落差 下放 回收 | ||
【主权项】:
1.一种管道机器人下井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搭桥(1)、连杆(2)、立杆(3)、后仓(4),上述四部分构成四连杆结构;该前搭桥(1)呈L型结构,其分别与连杆(2)的一端及后仓(4)铰接;该连杆(2)的另一端与立杆(3)铰接;该立杆(3)上设有多个调节孔,其通过调节孔分别与连杆(2)及后仓(4)铰接;所述前搭桥(1)由后板(11)、角钢板(12)、支撑板(13)组成,该后板(11)为L型金属板材,其短边设有两个孔,通过孔与其他部件进行铰接,其长边与角钢板(12)的一侧板焊接,角钢板(12)为垂直角度金属板材,角钢板的底板与支撑板(13)焊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832843.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